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多國卸任元首談民主經驗 有利消除國家貧窮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十五日電)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及蒙古三國卸任元首,今天齊聚一堂分享各國推動民主化進程的經驗,強調民主價值有利於消除國家貧窮、促進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使人民有機會選擇自身命運,期盼藉由民主經驗的交流,成為亞洲其他非民主國家的參考及借鏡。

台灣民主基金會召開首屆「亞洲民主化世界論壇(WFDA)」雙年會議,上午進行領袖論壇,包括前總統李登輝、蒙古前總理林欽.阿瑪爾扎爾格勒(Rinchinnyamiin Amarjargal)、多明尼加前總統梅西亞及薩爾瓦多前總統佛羅瑞斯,就自身推動民主化經驗及對亞洲民主願景,提出看法。

佛羅瑞斯說,「經濟穩定、政治改革、民主深化」是建構進步國家的不二法門。一九九二年以前的薩爾瓦多飽受游擊征戰之苦,三分之一的人民逃到鄰國,基礎建設破壞殆盡,六成的民眾處於赤貧情況,民不聊生。

他表示,經由他們這群歷經四次大選勝利的執政團隊多年勵精圖治,奉行民主治國,現在的薩國已是拉丁美洲消滅貧窮最有成效的國家,人民教育水準提高、有效減少文盲、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整體國力上升。

佛羅瑞斯認為,堅持憲政改革及包容性的民主,可讓衰敗的政治脫胎換骨,也讓薩國平民有選擇領袖的機會,更讓以前不同意識型態的政敵,從征戰交相見改為在國會抒發不同意見。

他說,貧窮國家往往把落後的責任怪罪到富國身上,認為國內的貧窮都是被富有國家奪取資源,這種看法是不對的,無濟於消除國內貧窮。他認為,窮國應該深切檢討貧窮的原因,並體會人民對自由、以及選擇自身命運的渴望,進而選擇民主這一方,將民主、自由的概念系統性的應用出來,才能逐漸脫離貧窮。

梅西亞也認為,不管社會與經濟結構如何變化,唯有民主制度才能屹立不搖。民主讓政府運作有跡可循,更是先進社會良好的規範方式,讓多明尼加脫離貧窮國家之列,讓人民不再飽受衣食匱乏的威脅,找尋更理想的生活方式。

梅西亞說,多明尼加的憲法未來將列民主深化為國家重要目標;他深信,要推動民主化,就是要不斷修正,追求更完美的民主,讓世人能分享民主普及的美好成果。

林欽.阿瑪爾扎爾格勒表示,民主化是可行的,民主化需要支持與保護,公民社會更是民主成功的重要因素。他說,十五年前的蒙古是共產政權,人民沒有私有財產,經濟開發程度很低,自實施民主制度後,現在的國家生產力,百分之八十是由私人部門創造,蒙古也致力追求更好的民主品質。

他說,蒙古人民的公民社會健全,正逐步邁向成熟階段,盼藉此鞏固民主改革成就;蒙古有兩百四十萬人口,但卻有三千多個非政府組織,代表人民有高度意願參與民主機制,掌握自身的命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