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中共政法委機關報批評政府權力太大

【大紀元9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季寬台北八日電)北京法制日報今天刊登文章,批評中國政府行政權力太大。由於法制日報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的機關報,又時值中共將於十月份舉行十六屆五中全會前夕,這篇文章究竟是反映中共的新施政方向還是中南海的權力之爭,殊堪玩味。

法制日報的批評,源自中共杭州市委日前推出的「關於加強對黨政主要領導幹部監督的規定」。這個規定要求限制黨政「一把手」的人權、財權、事權,並且明確規定「一把手」沒有財務審批權,選拔任用幹部不能由一個人說了算,重大決策必須集體討論決定。

不過,文章指出,限制「一把手」的權力,既是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但也是難點,而類似的限制,之前其他一些地方也推出過,但實踐證明這種規定並沒有取得如期的效果,「一把手」權力並沒有受到有效制約。

文章指出,問題出在中共黨政「一把手」的權力,都是政府權力的組成部分,「如果政府的權力過多過大,就必然導致一把手的權力過多過大。」

文章進一步表示,目前中國各地各級政府,還沒有從計劃體制的「大政府」模式中轉變過來,政府大包大辦,什麼事情都要管,政府管的事情太多,就意味著手中掌握的權力太大,而政府內部的行政原則又是下級服從上級,下級唯上級之命是從。如此,政府擁有的過多過大的權力,最終必然集中到「一把手」手裏。

文章就此指出,黨政「一把手」的權力過多過大,「根源在於政府的權力過多過大,要有效限制一把手的權力,根本途徑在於限制和削減政府的權力。」

至於限制的方式,例如幹部選拔任用權,文章表示,「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這項權力交給老百姓,或者交給人代會。」如此,「賣官鬻爵的腐敗自然就會避免。」

在中國大陸,黨政「一把手」指的是各地或各機構的黨委書記,或兼任黨委書記的行政首長。由於「一把手」集黨、政、經,甚至軍權於一身,「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成為中共黨風、官風惡化的體制性原因,至今無法解決。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六日在二十二屆世界法律大會指出,將繼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保証公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則於同日在中歐領導人會晤前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將堅定構建民主,包括舉行直選,「如果中國人民能管好一個村子,我相信幾年內,他們將能管好一個鎮,這個制度將循序漸進。」

法制日報這篇文章,很可能是在配合胡溫思路,直指中共政治制度的根本弊病。

不過,現任中共政法委書記、政治局常委羅幹,屬於前國務院總理李鵬的人馬,既不是胡錦濤的團派、也沾不上溫家寶國務院系統的邊,上述文章是否有批評國務院行政系統的言外之意?也頗為引人注意。

十年前,法制日報曾因發表主張司法獨立的文章,遭到時任中宣部部長丁關根的批評,報社負責人被迫做自我檢討。

十年後,法制日報再鼓餘勇,抨擊中共政治制度最根深蒂固的問題,是否會再掀波瀾,尚待觀察。畢竟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就是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削權之說如何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