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重要都會區地質資料庫計畫提早完成

【大紀元1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日電)鑑於環境地質對於山坡地開發安全及保護民眾生命財產重要性,營建署持續辦理台灣省重要都會區環境地質資料庫的建立計畫,提供民眾及政府機關作為都市計畫規劃、山坡地開發利用及未來防災時參考,目前受託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能資所依所訂契約書委託服務期限提前完成。

營建署表示,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帶,屬於多山陡峭地形,在地質環境方面造成地質構造複雜,地層較為破碎,地震活動天然災害頻繁等不利於開發利用的地質條件,為能有效減少山坡地災害損失及減輕影響,環境地質調查是山坡地災害防治重要課題。

營建署在民國94年3月7日與工研院簽訂委託辦理契約,計畫目標包括繼續建立環境地質資料庫,選定 7圖幅進行調查、環境地質調查成果數值化及辦理環境地質應用講習會。

調查地區為台北縣雙溪地區1幅、苗栗縣深井地區1幅、南投縣田底地區1幅、台南縣下湖及許厝湖地區各1幅、屏東縣好茶地區 1幅、台東縣東河及泰源地區整合為1幅等6個縣市7幅圖的環境地質資料,面積約4900 公頃。

營建署指出,環境地質資料庫包含環境地質圖、山崩潛感圖及土地利用潛力圖等三種成果圖幅,其調查目標為了解調查範圍地質背景,將調查區各種既有或潛伏性地質災害分布範圍套繪於底圖上,評估各調查區在目前自然狀態下發生山崩可能性,及從環境地質觀點評估土地利用潛力的高低,並可了解其災害發生原因,進而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災情,可供民眾及政府機關作為都市計畫規劃、山坡地開發利用及未來防災規劃參考。

為方便各界取得該地質資料庫的相關資訊,營建署將委託建置電腦檢索系統連結到營建署網站上,有需求者可隨時上網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