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吃太油 白費一腔熱血

【大紀元1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國人飲食真的太油膩了!新竹捐血中心昨天統計指出,去年桃竹苗地區四縣市募集的卅二萬袋鮮血,因「乳糜血」(血脂 )被作廢的數量高達一萬四千四百四十七袋,比率四.五%創中心歷史新高,更比前一年增加近三成,比例相當驚人,愛心被迫作廢也讓人不捨。

轄管桃竹苗地區的新竹捐血中心統計,九十四年桃竹苗四縣市民眾共捐血卅二萬零七百卅二袋鮮血,但其中有二萬一千一百四十二袋不合格遭淘汰,比率高達七.四%,九十三年度則僅六.○六%,其中因「乳糜血」被淘汰的佔了一萬四千四百四十七袋,而九十三年度乳糜血只有一萬二千二百廿袋、三.三六%,去年度乳糜血、血袋淘汰數都創新高紀錄; 該中心九十一、九十二年乳糜血比率才二.四九%、二.三%。

捐血中心企劃課長王瓊玉解釋說,所謂的「乳糜血」,是指捐血袋中的血小板或血漿呈乳白色或混濁狀,這代表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一般民眾在飯後,尤其是豐盛的餐後,血中乳糜微粒濃度會增加,但通常飯後一至兩個小時內就會恢復正常,不過,脂肪代謝異常或三酸甘油脂偏高者,乳糜血現象會持續較久。

她分析指出,乳糜血會影響檢驗結果,也可能對輸血人造成微血管堵塞的危險,所以出現乳糜血現象的捐血袋,無法提供給病人輸血使用。

醫護人員呼籲,血脂是身體健康警訊指標之一,高血脂症更是引起心臟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見建議患者應「少油膩、多運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