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貧富懸殊衝擊中共統治 六中全會急商和諧

【大紀元10月12日訊】(亞洲時報記者吳忠10月12日撰文)香港 — 在北京召開的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簡稱十六屆六中全會)於11日結束,為期4天。是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程,就是為貫徹執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念,制定政策方針。

這是已逝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推行經濟改革後25年來,中共中央首次召開年度全體會議,研究社會平等問題。在過去1/4個世紀裏,所有這類會議都是集中討論經濟改革或意識形態問題。而今年的中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把構建「和諧社會」列為重要議程,有以下的雙重意義:

一方面,胡錦濤顯然已經鞏固了自己的權力,這樣他的指導思想才可以體現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自2002年底接替江澤民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這是胡第六次主持這種全會。然而,直到兩年前,江才最後放棄中央軍委主席這一最重要職位。因此,從這種意義上可以說,胡自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一直處在江的陰影籠罩之下。

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兩周,胡把上海市黨委書記陳良宇撤職查辦。普遍認為陳良宇是所謂的「上海幫」的重要成員之一,也是政治局委員,胡敢把他拉下馬,說明了他已經走出江的陰影。中央政府在是次全會召開前把陳良宇撤職查辦決不是巧合,此舉意在發出這樣的資訊:胡已經完全控制了全會的議程,使其理念得以清楚闡述及付諸實踐。此外,這表明中共可能會在明年十七大召開期間修改黨章,把胡提出的構建「和諧社會」理念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納入其中。

另一方面,本屆全會的主題強烈表明,中國社會現在存在很多「不和諧」因素,已經到了中共決策者不得不在年度聚會上思考解決辦法的程度。因為如果社會穩定,中共政治精英們就可以把他們的寶貴時間,花在解決其他更緊迫問題上。

的確,貧富懸殊和社會不公等社會問題日趨嚴重,越積越多,中共再不妥善解決,其執政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和挑戰。

貧富差距擴大

諷刺的是,在毛澤東時代,哪裏沒有階級鬥爭,他就會想辦法在哪裏製造。毛一心想把中國變成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他認為實現這一理想的唯一辦法,就是挑起無休止的階級鬥爭。在毛澤東逝世30多年之後,許多中國人至今仍懷念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如今社會不平等現象不斷擴大。

在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毛通過土改和國有化運動剝奪了所有人的私有財產。他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中國社會的平等:大家都一樣窮。不過,毛澤東認為應該從政治和意識形態方面,繼續壓制工人階級的敵人,因此他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規模運動,1966至76年的文化大革命,更是把這種打壓行動推向高潮。毛澤東逝世才使這場十年浩劫結束。

文革與經濟改革對中國的發展影響形成鮮明對比:前者開歷史的倒車,使中國愈來愈倒退;而過去20年的改革開放,則令中國變得更加富有強大。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貧富懸殊不斷拉大。因此,胡及其領導的官員現在不得不盡一切努力解決該問題,使中國社會變得更「和諧」。換句話說,他們擔心如果社會階層分化不能被有效制止,階級鬥爭就會不可避免地爆發。

中共精英有充分理由擔憂上述情況發生。貧富懸殊已經引起日益明顯的社會分化,威脅到社會穩定。

中國國家統計局去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處於最上層的10%的城市居民,佔有了45%城市財富;而處於最底層的10%居民,只擁有其中2%的財富。《新財富》雜誌的調查表明,2003年上榜的中國四百名富人手中,積聚了超過3030億元人民幣(折合380億美元)的財富,是中國最貧困的省份之一貴州那一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倍以上。

中國各大城市目前的基尼係數已經遠遠高於0.4。根據南開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所作的一項調查, 1988年中國的基尼係數是0.35,2003年上升接近0.5。基尼係數是全世界公認的,衡量貧富差別是否適度的一根標竿,在0和1之間取值,係數越大,說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普遍認為0.4是警戒線,而0.5意味著可能爆發社會動亂。根據這個衡量標準,中國城市現在瀕臨爆發社會騷亂的邊緣。(編注: Gini coefficient,它是20世紀初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洛倫茨曲線提出的判斷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

城市與農村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在拉大。2005年,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農民的3.22倍。地區間的貧富差距也在擴大:東部沿海最富有省份的人均GDP,是西部最貧窮省份的10倍。各行業工人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拉大。

中國官員和研究員如今都認為,貧富差距日趨嚴重是妨礙社會和諧發展的主要絆腳石。根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丁元竹(Ding Yuanzu,音譯)表示,為了建設和諧社會,政府應該更多照顧落後地區和低收入人群。

官員和研究員還擔心,如果政府不能拿出有效措施縮小貧富差距,民眾可能不再支持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最終引發更多社會動亂。因此,預計中共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將通過改革現行財富分配體制,為縮小收入差距制定政策方針。

社會不公

貧富差距迅速擴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社會不公,這也是公眾越發不滿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發家致富依靠的並非是自己的聰明才智艱苦創業,而是官商勾結這條歪門邪道。例如,許多高官的子女被指定出任大型國有企業的高層,儘管這些人經驗全無。即便他們決定自己創業,也很容易就獲得金融支持。例如,陳良宇的兒子在北京開始做生意時,陳就批下10億元貸款鼎力支持。

儘管中國經濟已轉型為市場導向型,但許多資源仍然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因此,對私營企業主來說,致富的捷徑就是與官府勾結。深圳一私營企業家說:「如果靠自己的辛勤勞動,那只能做小生意混口飯吃,但如果想大富大貴,就必須與官員拉關係。」

如此一來,官商勾結之風越吹越盛。最臭名昭著的致富捷徑之一,就是與官員勾結炒賣地皮,以超低價從農民手中收購土地,然後再高價賣出。圈地已發展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2004年涉及百人以上的9萬多次示威遊行中,佔了大多數是因違規收購土地而引發的。

煤礦領域的官商勾結活動也十分猖獗。由於有地方官員庇護,私營煤礦主為了削減成本,根本不把安全生產規則當回事兒。結果,礦難頻發,許多礦工白白搭上性命。國營企業改組也使一部分管理人員,有機會通過所謂的管理層收購機制,以低價將國有資產收入囊中,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大批工人則面臨下崗的厄運。

社會不公的例子不勝枚舉。官員腐敗是引起社會不平等的根源所在。正所謂弊絕風清,只有官員腐敗這股歪風被剎住,社會才可能恢復公平和公正。

胡通過把陳撤職查辦,表明了他打擊腐敗的決心。然而,由於官員腐敗之風如此強勁,中共中央仍需花大力氣才能制止。此外,應該制定一套更有效的監督機制,才能防止社會不公問題繼續惡化。

總而言之,要使中國社會變得更和諧,中共還有很多其他問題需要解決。然而,恢復社會公正、縮小貧富差距是當前最重要、也是最緊迫的任務。中共中央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可以制定政策方針,但關鍵在於這些政策方針能否被徹底貫徹實施。

在中國老百姓看來,胡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聽起來不錯,但如果不能付諸實踐,看起來再美好也與他們的生活毫不相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