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爭議老師復職 人本發起自救孩子運動

【大紀元10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郭芳綺、吳明忠/恆春報導〕疑似有多次性騷擾學生紀錄的1位國小老師,今年申請復職重回校園,再度引發各界高度關切;人本基金會呼籲墾丁國小家長連署拒絕不適任教師,人本並發起自救孩子運動,去電立法院要求立即修正教師法,增加性騷擾與猥褻學生教師一律解聘等相關規定。

接受這名老師介聘並擔任主任職的墾丁國小,昨為此召開教師專案輔導會議,強調將全面啟動性別平等教育實施專案,以防再發生類似事件;不過應邀出席與會的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則不以為然,批評此舉罔顧孩子權益,因而集體退席抗議,與校方、家長吵成一團。

太愛孩子?還是性騷擾?

雙方認知歧異的問題點在於,師生之間拉手、大擁抱、親臉,甚至親嘴唇,究竟是「太愛孩子」,還是「性騷擾」?雙方為此僵持不下。

屏東人本文教基金會主任張萍表示,他們查訪學生、家長、老師,都認為該名老師的親密舉動已經逾越身體界線,讓小學生心裡感到不舒服,不是為老師爭風吃醋,就是以為和老師在交往不能公開而陷入苦戀,該名老師因此7年內換了4所小學,「墾丁國小還這麼歡迎他?」令人遺憾。

張萍還說,他們心疼墾丁國小的小朋友,不知下個受害者會是誰。

墾丁國小校長羅秋祝強調,所有對該師指控都是「疑似」、「聽說」,該師到校後表現認真負責,她看不出有任何不妥,她強調,該名老師報到後向她保證會修正行為,她也會從旁輔導,2個月督導1次,「教育的由教育解決」。

再有性騷擾 校長願辭職

羅秋祝也賭上教學生涯,希望社會再給該師1次機會,若再發生類似性騷擾事件,她願引咎辭職離開教育界。

這位老師昨也攜妻出面為自己辯護,他無奈的說,結婚10年膝下無子,真的是因為愛孩子,完全沒有雜念。

墾丁里長蔡正榮指出,人本強調人權,但這名老師既非現行犯也未被判刑,人本卻戴著有色眼鏡未審先判,公平嗎?

不過墾丁國小家長會長王玉虎表示,他已要求教育局和墾丁國小提出「專案報告」,並將召開家長會就此事開會討論。

教師鐵律 正在自我解構

記者郭芳綺/特稿

「教育的由教育解決。」墾丁國小校長羅秋祝這句話說得好,但性騷擾疑雲案中,被教育的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1名老師。

如果施行教育者還需要被教育,那麼,家長和學生就要問,究竟他們該期望的教育型態是什麼,教育的理想又在哪裡?

「傳道、授業、解惑」,是社會對老師亙古的期許,也因此,學生不敢說老師是「錯的」,結果造就社會大眾長時期的集體催眠,催眠的過程中建構教師不可質疑與威權地位。

正源自於鐵律的不敢撼動,屏東縣的校園陸續爆發不適任教師性騷擾或精神異常,老師自身的行為導致亙古的期許自我解構。

在自我解構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步甦醒,身體權、受教權、性別平等權,近幾年透過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不斷挑戰老師的權威、持續敲打校園高牆,台灣的社會已經出現蝴蝶效應。

道德人士總認為人本小題大作,處處和校長、老師作對;事實上,老師也是人,人會犯錯、會迷失方向,即使是被傳統認為一定是對的老師,他的行為究竟恰不恰當,在在都得攤在陽光下檢視,而這把尺掌握在社會大眾心中,當然可受社會公評。

每每許多學校發生類似事件,因為礙於「有損教育界的顏面」,校長多半隱惡揚善,真相往往石沈大海,哪裡還能厚顏談論傳統,縱容校園惡行,怎麼還敢頭頂四維、言教八德呢!

教育攸關下一代的未來,有什麼比真相教育下的未來更重要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