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第一社福會籲正視重度身心障礙者生命尊嚴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二十六日電)針對頻傳重度身心障礙者的父母攜子自殺、以及希望為腦性麻痺孩子安樂死的新聞,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今天呼籲,尊重重度身心障礙者的生命,社會有許多相關資源可以提供協助,除了走上死路一條,更可以活出有尊嚴的生命。

日前傳出二十五歲的朱嘉榮出生就有腦性麻痺多重障礙,他的母親不忍他長年掙扎於病痛生死之間,希望能讓愛兒安樂死。這件事引起特殊教育界討論,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秘書長張培士說,「此事萬萬行不得。」

張培士表示,第一社福基金會三十五年來,陪伴無以計數的個案經歷心境的起伏,深刻體會不僅是心智障礙者本身,透過專業特殊教育可以有進步的空間,他們的父母更需要來自專業機構的協助。

她說,天下父母心,可以理解這些心智障礙家長長期累積照顧孩子的辛苦。譬如:第一社福基金會就曾有學員的家長已經近九十歲了,卻還要照顧五十歲的兒子;也有三、四十歲的心智障礙孩子每天出入都靠著父母親背上背下。這些心智障礙兒隨著年齡漸長老化更快,而依靠的父母親一旦離開了,孩子未來的安養照顧問題由誰來承擔?

張培士呼籲政府與各界,正視成年心智障礙兒安養問題。目前第一社福基金會正籌建「第一家園」,屆時將以更大規模的服務內容與場地,提供給心智障礙者有安養到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