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太魯閣部落音樂會 打響第1砲

【大紀元10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臺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計畫辦7場部落音樂會及部落趕集活動,已辦理6場,累計參與遊客人數近萬人,消費金額也近百萬元,成效獲得內政部肯定,明年將持續舉辦,讓更多太魯閣族原住民受惠。

今年最後一場 今登場

今年最後一場部落音樂會及部落趕集活動今天登場,遊客從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可在太魯閣遊客中心外草坪參與部落趕集活動。下午3時至4時,即可席地而坐聆聽太魯閣族的部落音樂會,由太魯閣周邊部落的「峽谷合唱團」、「姬望教會合唱團」、「水源國小」和「秀林國中」共同演出。

演出者透過歌、舞展演,有系統地介紹太魯閣族歌謠、傳統舞蹈及木琴、口簧琴等傳統音樂,並將太魯閣族傳說、傳統生活樣貌融入其中,讓遊客可以輕易瞭解太魯閣族文化。

「部落趕集」則由秀林鄉境內工藝、風味餐等工作者擺攤,展售其手工製作工藝品及太魯閣傳統美食,遊客可一邊欣賞太魯閣族精美工藝品,一邊品嚐原汁原味的太魯閣族美食。

太管處明年計畫再辦

太管處長林永發表示,太魯閣族擁有深厚的山林文化、歌舞、工藝及傳統美食,太管處希望藉由「部落音樂會」及「部落趕集活動」,讓大家多瞭解太魯閣族文化,並藉此改善附近太魯閣族居民的生計。

秀林發展部落經濟 要讓特色工藝發光

〔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受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舉辦「部落音樂會」及「部落趕集活動」成功的激勵,秀林鄉也開始發展部落經濟,朝特色手工藝及太魯閣族文化結合方向推動,明年將推動至各部落,發展出自己特色,並照顧原住民部落生計。

秀林鄉人口超過9成以上是太魯閣族,不論是工藝品、農特產品或觀光景點,在花蓮地區均獨樹一格,但一般觀光客了解卻不多,加上缺乏適當行銷,特產和傳統工藝品很難推銷出去。

秀林鄉長許淑銀說,鄉公所為了協助推動各部落結合文化的經濟活動,有效行銷太魯閣族工藝特產及農特產品,特別遴選4名解說員,受訓一個月後,投入為各部落代言,讓外界更了解太魯閣族的文化和特產。

許淑銀說,目前已在富世和三棧部落成功推出部落音樂會和趕集活動,明年將持續擴展至水源、銅門等部落,遊客只要在假日時,就可前往這些部落走走,享受太魯閣族不同的文化饗宴,藉此改善這些部落的經濟狀況。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