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殷鑑不遠 核爆落塵 全球人類公敵

【大紀元10月9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泓達/綜合報導〕核裝置或核武器爆炸後飄落地面的一切細碎放射物質稱為「落塵」,並依其特性約可分成「局部落塵」與「世界性落塵」兩種,前者係當核爆在地面或水面上方發生時,炸點高度愈低,進入空中的誘發產物便愈多,落塵量愈大,但此種落塵落地速度亦較快,落達地面範圍小而可預測。局部落塵地區的放射性強度甚大,有直接殺傷作用。

若核爆時火球不觸及地面或水面,炸點愈高,進入空中之誘發產物便愈少。落塵速度愈慢,則落塵範圍愈廣而不規則,放射性亦較微弱。如飄落的時間延至二十四小時以上時,則稱世界性落塵,即俗稱的原子塵。世界性落塵又因高度不同,而分為對流層與平流層世界性落塵,前者通常在一天至一個月內飄降地面,後者則因產量大或炸點高,落塵多進入對流層內,落向遼闊地區,降落時間可長達五年或更久。

局部落塵地區範圍的大小及形狀,受風力大小、風向變化、核能威力與炸點高度的影響。可由炸點開始延伸至數公里、數十公里,甚至數百公里。故就核傷害範圍而言,落塵的範圍可能更超過爆炸時的熱輻射與爆震波的殺傷範圍。

人體暴露在局部落塵地區內,最大的危害是伽瑪射線。因伽瑪射線具極強穿透性,故為防止落塵傷害,必須建築較厚之掩體。至於防止貝他射線也很重要,因貝他射線射程雖短(穿透性較伽瑪射線小 ),但與人體接觸時能釋出大量劑量,造成皮膚傷害,若射達人體,其傷害尤甚於伽瑪射線,所以在落塵地區應嚴防食物與飲水污染,嚴禁飲食,並戴口罩以防止落塵隨呼吸進入體內。

局部落塵的主要危害是因放射性達到傷害劑量。世界性落塵的危害是因落塵進入人體內部造成遲延生理傷害,例如產生白血病、骨癌及遺傳因子突變等。世界性落塵通常不會造成立即可見的危害,但可能造成潛在性生物傷害,成為全民健康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