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

家史可以借鑒:我爺爺的故事

【大紀元11月2日訊】聽我爸說我爺爺的爺爺在天津是個要飯的,無親無故,孤身一人。有個好心人看他可憐,就對他說,你也18歲了,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也要考慮考慮你的終身大事,如果你相信我你就把每天省下來的錢交給我,我替你攢著,等攢得差不多了我給你找個媳婦。我祖爺爺同意了他的想法,最後就有了我祖奶奶。他們共同努力通過每天撿點磚頭或石塊,最後在天津復興莊蓋起了棟房子(復興莊當時還很偏僻好像是農村)。他們後來又有了四個兒子,老大就是我爺爺。由於家裏窮幾個兒子好像只有小學文化。

我爺爺長大後從事了很多工作,簡單說他後來進了一家美國銀行當打雜的,好像就是掃地倒水甚麼的。由於工作環境的關係,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他後來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了。再加上他又自學了會計,當然也就升職了。薪水比較高,好像可以掙到大洋了(好像收入不高的只能掙到銅錢)。我二爺爺在一家電機廠當學徒,通過努力學會了製造電動機。後來我爺爺資助我二爺爺和四爺爺在北京開了一家電機製造廠,生意不錯。

由於日本進攻天津,為了避免戰亂再加上美國銀行撤離,我爺爺就帶著我祖奶奶來到了北京,買了一個四合院住下了,天津的房子讓個朋友免費住著照看著。當然後來北京也被日本佔領了。再後來日本戰敗,美國銀行又回來了,我爺爺就到他們在北京的公司又上了班。這時我三爺爺買了輛大轎車從事運輸。再後來,共產黨打過來了,越來越靠近北京,有一天我三爺爺的車在跑長途的時候被共產黨強行徵用了。再後來,「新中國」成立了,共產黨在全中國分期分批地一步步實行公私合營(當時的新聞報導是,全中國絕大部份的私營企業主敲鑼打鼓歡迎共產黨進行公私合營)。(註:公私合營的主要做法就是共產黨將一些相同行業的私營企業聯合起來組成大型的公私合營企業,後來的國營企業。被合併的企業主可以收到紅利。)我爺爺的電機廠和其他私營電機廠合併組成了今天的北京電機廠。

我爺爺們的後半生:

先說我爺爺,我爺爺比較膽小,在公私合營的時候沒敢承認在電機廠有股份,也就沒有紅利分了。祖國「解放」了當然也不允資本家在中國開銀行剝削中國人了,美國銀行就走了。英語是美帝國主義的語言,也一定是不能說的了。我從來沒有聽我爺爺提起英語的事情,可能是嚇怕了。我爺爺沒辦法就又自學了中醫,聽我爸說為了學針灸,我爺爺經常在自己身上做試驗。他學會中醫後就在一家街道辦的診所工作了,也就有了後來的退休費。大概到1955年左右全國所有的私營企業全部實行了公私合營。這時風聲越來越緊,我爺爺嚇的將一罐子大洋扔到北京護城河裡了,誰運氣好可以去撈一撈。我爺爺的四合院在被街道做通思想工作後心甘情願地讓街道居委會安排的人住進來了,我從小就只看到我爺爺家住著兩間房。

再說我二爺爺和四爺爺,公私合營後他就在北京電機廠上了班,除了開工資還有分紅,過了幾年好日子。55年全國範圍的公私合營完成後國家就開始批鬥這些佔有「國家企業」股份的資本家了,為了順應共產的歷史潮流,他們也像所有其他的資本家一樣,心甘情願地把股份捐給了國家,當然也就不分紅利了,成了一名無產階級,受到了表彰。再後來由於資本家出身受到了各種批鬥,受了許多罪。他們比較有錢,買的房子也多些,這些房子也和公私合營的步驟差不多,慢慢地心甘情願地以各種名義捐給國家了。

我三爺爺的汽車好像象徵性地給了一點錢。房子一樣,捐了。

天津的房子:

北京的房子都要捐出來,怎麼可能還會過問天津的房子。1997年我和父親第一次去看了天津的房子,復興莊的房子已經屬於市區了,馬上要拆遷了。房子裡還是那家人住著,我爸說房子比以前小很多了,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我們到相關單位查了地契,是新換的,地契上也變小了。聽說是分三次變小的,開始由於房屋有破損,街道主動上門維修,後來就佔了一塊做街道辦事處,併發了一個新地契,當然不能白修,被佔去的不再在地契上出現了。後來街道擴大規模又佔了一塊,道理一樣,又發了個更小的地契。天津的房子最後只剩下很小的一間房了。

除了天津的房產其他捐出的房產都沒有要回來,北京電機廠也再沒有我們的股份了。

順便說一下,由於有出身問題我們家人很難入黨,所以就很難當官,也就很難貪污,生活就不可能太好。改革開放後我們家人有出國的,也有做生意的,可基本上沒有當大官的。有個姑姑當了一個小小的街道辦事處主任,就聽說經常可以沒收些無證商販的東西回來自己享用。

歷史給我的啟發:

我爺爺們如果當時能多關心關心政治,把工廠賣了,隨便去香港或台灣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他們的後代也許有不一樣的生活。所以可以不參與政治,但決不能不關心政治。@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