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歐亞基金會被指為間諜組織 壓縮兩岸交流空間

【大紀元11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淳良北京二十四日電)對於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今天駁回程翔的上訴案,北京消息人士指出,程翔所涉間諜一案中,台灣的中華歐亞基金會被認定為「間諜組織」,這將使兩岸之間的學術交流空間被大大壓縮。

北京司法機關的二審判決結果,維持一審以間諜罪判處程翔有期徒刑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三十萬元的判決。

據新華社報導,「法院經審理認定,被告人程翔在擔任新加坡『海峽時報』駐台灣記者期間,通過參加台灣某基金會的時事研討會,與該基金會的薛某、戴某結識。

「自二零零四年五月至二零零五年四月間,程翔在明知該基金會係間諜組織、薛某和戴某係間諜組織代理人的情況下,接受薛、戴佈置的任務,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將其從北京等地獲得的涉及國家秘密及情報的有關文字材料提供給薛某和戴某,並用化名獲取酬金港幣三十萬元。」

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說,近幾年來,兩岸各項交流十分熱絡,台灣的中華歐亞基金會和中共中央黨校的改革開放論壇經常保持聯繫,並相互組團往來兩岸進行交流。

期間,中方對原中華歐亞基金會薛姓副執行長的個人背景早有掌握,而台灣方面對改革開放論壇為中國國安部的外圍機構也略有所知,但仍積極安排兩岸智庫學界有關人員相互「摸底」交流。

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方面指控程翔涉嫌間諜案與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中心副主任陸建華向日本方面洩露國家機密案被牽連有關,有關部門因追查本案而發現程翔向陸建華的約稿涉及國家機密,並進一步查出程翔與台灣歐亞基金會的稿費對價關係。

消息人士指出,時任台灣歐亞基金會的薛姓副執行長曾參加兩岸之間的學術交流活動往返台灣與大陸地區至少四次,中方對目前官拜少將的薛姓台灣國安會人員都知之甚詳,也派出國安部高層官員與之接觸,雙方對兩造對口單位的性質均表「心照不宣」。

消息人士認為,如果認定台灣歐亞基金會是「間諜組織」,而薛姓台灣官員是「間諜組織代理人」,不僅程翔成了「替罪羊」,也將對兩岸學術交流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衝擊。

新加坡海峽時報駐中國首席特派員程翔是香港永久居民,原派駐香港,他於二零零五年四月在廣州被拘留,同年八月被北京國家安全局正式逮捕。

他在今年八月三十一日因涉嫌間諜罪被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刑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同時沒收人民幣三十萬元的個人財產。

案經上訴,得知二審判決結果後,程翔透過家人發表聲明說,他從未做過間諜,也未主觀或故意將中國國家機密交給台灣的中華歐亞基金會。程翔的家人則對判決感到失望、沉痛及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