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把握斷牙黃金1小時 免做無「齒」之徒

【大紀元11月29日訊】(據中廣新聞廖彥翰報導)一般人在六歲之後,開始長恆齒,一旦掉落,就無法再長出來。台中縣沙鹿光田醫院的牙醫門診發現,剛長完恆齒的國小學童,最容易在嘻鬧中撞落門牙,如果能在一小時的黃金間內送醫,還有「種」回原位的機會。

沙鹿光田醫院的牙醫門診發現,剛長完恆齒的國小學童,最容易在嬉鬧的過程中,一個不小心就撞落門牙,但往往因為缺乏緊急處理的常識,失去了將牙齒「種」回原位的黃金時間。光田醫院牙科主治醫師石明浩指出,一般遭外力撞落的牙齒,大多是前門牙,由於牙齒表層的牙周細胞組織離開人體後,只能存活約半個小時,所以當意外發生時,最重要的就是撿起牙齒,保存在冰牛奶、生理食鹽水、冰水或清水中,然後在一個小時內就醫。

治療時,會將牙齒脫落處的神經抽掉,再將清理過的斷牙藉由鋼線縫合,植回原位,然後經過6到8週的牙細胞組織再生,就可拆線,不過一年內仍要注意,避免堅硬食物或碰撞,以免脆弱的牙齒再次脫落。石醫師並強調,一但撿回牙齒,千萬不要拿刷子或用手去刷洗,因為這樣反而會加速牙周細胞組織的壞死,只要先用清水稍微沖洗,就可以趕緊保存牙齒,然後交由牙醫處理。此外,撞落的牙齒也必須是完整脫落,而非從中斷裂,才能順利植回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