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家廣播文物館無線廣播100年系列活動開跑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九日電)由中央廣播電台國家廣播文物館主辦的「無線廣播一百年系列活動」今天開跑,將展出一個月的「廣播文物對話聯展」,今天下午的開幕活動,播送央廣典藏的七十八轉蟲膠唱片,時光彷彿回到二零年代。

中央廣播電台國家廣播文物館表示,自從一九零六年加拿大Mr. Reginald Aubrey Fessenden第一次透過短波訊號的發射,在當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聖誕夜,透過麥克風播送聖誕歌曲,讓航行於海上的船隻,接收到聖誕歌聲的短波訊號,如今已經過了一百年。

一百年來,無線廣播與時俱進,從最早的短波發射到現今許多先進國家都已逐步研發採用的數位廣播技術播送節目,或是透過電腦收聽廣播節目,無論什麼形式呈現,廣播仍然是現今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獲缺的資訊來源管道。

為了慶祝無線廣播一百年,央廣國家廣播文物館特別舉辦系列活動,在館內二樓展出一個月的「廣播對話聯展」,商請「電台街一號~台中放送局」借展珍貴的廣播文物,展品大多為台中大千電台董事長賴茂州個人的收藏,其中包括了早期的留聲機。

此外,還有國際廣播電台收聽達人呂澄男的個人收藏,包括:礦石收音機、真空管收音機及各國QSL卡;而央廣也提供了珍藏的七十八轉及三十三轉的蟲膠、黑膠唱片,以及早期戒嚴時期的禁歌。

今天下午開幕活動,除了介紹展出文物之外,公共電視「跳舞時代」紀錄片音樂總監、同時也是留聲機及黑膠唱片史料收藏研究者李坤城,特別將他珍藏的留聲機帶到現場,透過留聲機轉盤的流動,播送央廣典藏的七十八轉蟲膠唱片,時光彷彿回到二零年代,頗能發人思古幽情。

此外,央廣今天下午也舉辦「流轉的年代-廣播人與音樂人深度對談」,由廣節目部副理吳瑞文介紹廣播節目製作的歷史演進及戒嚴時期不為人知的禁歌處理,而李坤城則介紹台灣日據時期及戰後台灣廣播及流行音樂間的關係;明天下午還有一場「無遠弗屆的短波世界-認識國際廣播電台與無線火腿族講座」,歡迎民眾參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