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商連署鬆綁西進 陸委會:昧於政治現實

【大紀元2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部分台商發起連署「台商宣言」,要求政府放寬對台商在中國投資的限制,並儘快立法通過實施三通,陸委會高層官員對此表示,政府理解台商的需求,但相關事項涉及國家整體利益,而中國方面始終不願與我政府協商,才是問題的關鍵。

由廈門台商廖萬隆發起連署行動,據了解已有部分台商呼應,並配合在野黨立委,本週預定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要求政府儘速修訂兩岸條例。

陸委會高層官員昨晚說,部分台商發表宣言,並提出「十大訴求」,訴求項目中有一部分太理想化、對兩岸政治現實不理解。

官員也指出,廖萬隆並不是主要的台商協會幹部,台商協會透過海基會,與政府都有良好的溝通管道。

他說,台商的需求,陸委會都充分理解和掌握,台商也能理解兩岸經貿措施的關鍵在兩岸協商,但關鍵仍是北京當局拒絕與台灣政府協商。

逾五兆餵中國何苦再抽乾台灣

記者羅添斌/特稿

部分台商發起連署,並將透過在野立委召開公聽會,向政府施加壓力希望修改兩岸條例,解除對中國投資的諸多限制等等,在當前台商與政府溝通管道暢通之際,部分台商作為可說是標準的「以商逼政」,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

商人將本求利,在商言商,本是天經地義,但是部分在中國投資的台商,卻有兩種面向,對母國的政府是一種態度,對投資國的政府又是另一種態度,如果這些台商在要求雙邊政府的態度都是一貫的強硬與堅持,也許值得國人欽佩,但事實卻非如此。

根據陸委會的統計,歷年來,台商流入中國的投資金額已經高達一千五百億美金,換算成台幣已逾五兆元,足足可以支應多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如此龐大的資金流入中國,因而造就中國如今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市場,台商可說是功在中國,但相對於台灣而言,卻是一點一滴將台灣的精力抽乾,中國壯大了,但台灣的體質也因此日漸虛弱。

停止失血、保持優勢,是政府必須要做的工作,也因此才會在中國不願與我方協商前,對中國投資設下必要的關卡及限制,同時輔以「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行政措施,部分台商或許會認此舉過於保守,但這卻是保本、保命的必要措施。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