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蛇毒血清…從這裡來的

【大紀元2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清暉、黃其豪/綜合報導〕每年三到10月是台灣毒蛇出沒的主要季節,據估計,平均每年約有三百人遭毒蛇咬傷,患者送醫後必須視蛇毒種類注射血清,這些救命的血清都是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昆陽實驗室研發,由於品質不錯,還外銷到美、德、義、東南亞等地。

很少對外曝光的昆陽實驗室,昨天揭開神秘面紗。這間神秘的實驗室戒備森嚴,是國內傳染疾病的最高檢驗機構,在SARS期間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研發及生產蛇毒血清、破傷風類毒素、卡介苗等。

昆陽實驗室目前飼養十萬隻蚊子、八百多隻白老鼠、七十一條毒蛇、四十多匹馬、十八隻雪貂,以及小白兔、天竺鼠、獼猴等動物及昆蟲,也有些動物已功成身退,待在園區養老。

疾管局血清疫苗研製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由於台灣蛇種有獨特毒液,國內從日據時代就開始研發蛇毒血清,已研發、生產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出血性 )、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神經性 )、抗百步蛇蛇毒血清,至於鎖鏈蛇蛇毒血清已研發且進行人體試驗。

昆陽實驗室的實驗動物科毒蛇室飼養七十一條毒蛇,每條毒蛇都有專屬空間,冬天吹暖氣,夏天吹冷氣,每半個月餵食一次白老鼠、小雞,每個月採毒一次,每年還定期為毒蛇們驅蟲二次,比起野外有九成九的蛇類身上長寄生蟲,壽命通常較長。

毒蛇室內有位「毒蛇達人」獸醫林明正,負責餵養、照顧、採毒已八、九年,不過,他曾因一時失神,遭龜殼花咬傷,造成左手食指萎縮,從此他只要精神狀況不佳,就不再冒險工作。

昆陽實驗室內還有一處病媒昆蟲實驗室,七、八坪大,收集來自日本、全台各地的各類蚊子,約十萬隻,針對日本腦炎、登革熱等疾病進行研究。

位於台北縣淡水鎮的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是另一個動物實驗研究重鎮,執國內獸醫科技牛耳百餘年,曾以二十五年時間成功防治牛瘟,舉凡對豬隻口蹄疫、狂牛症、雞瘟等農友大宗飼養的經濟動物防疫貢獻良多。

昆陽實驗站及家畜衛生試驗所因業務所需,必須殺生,因此都設有動物紀念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