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全球氣候變暖 加拿大保衛冰球

【大紀元2月24日訊】(大紀元愛德蒙頓記者郭瑞詩報導)在《京都議定書》生效一週年暨都靈冬季奧運會舉行之際,冰球愛好者們在加拿大全境展開了一場名為「保衛冰球,阻止氣候變化」的環保運動。

據活動組織者之一韓德森(Henderson)女士介紹,本次活動旨在使公眾瞭解氣候變化對於我們的食物資源、水資源以及戶外冰球運動所造成的影響。韓德森女士回憶說自己小時候冬天還可以常常在戶外打冰球,可是現在冬天越來越短並且越來越暖,這就使得進行戶外冰球運動也越來越難。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戶外冰球運動還只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眾多被殃及者之一。據設在美國的「世界資源機構」報告聲稱,全球氣候變暖導致越來越少的降雪和越來越短且越來越暖的冬季,從而危及到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未來。

「氣候變化將會迫使越來越多的冬季運動項目在越來越高的海拔進行。」 2003年世界體育和環境大會的一份報告中這樣寫道。這份報告同時還指出,北美的滑雪場地同樣不能免受影響。此外,加拿大湖區一帶滑雪季節的長短將在2050年之前下降七到三十二個百分點。

在導致氣候變暖的因素中,人工造雪機器和維持滑雪場地所造成的大量能源消耗和廢氣排放也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一些經營滑雪場的公司,例如「愛斯本滑雪公司」(Aspen Skiing Company)就已經開始採用高效造雪機等節能措施以保護其行業賴以生存的環境。

在環保方面,本屆冬季奧運會的主辦方都靈受到了好評。儘管拒絕了一些環保人士熄滅耗費能源的奧運聖火的要求,都靈的主辦方還是下大力氣在高校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進行了投資,從而減少了由於舉辦賽事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生效,從而成為第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公約。按《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數量,要比1990年減少5.2%,發展中國家沒有減排義務。在發達國家中,煤炭和礦產出口大國澳大利亞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第一的美國沒有加入這一公約。

《京都議定書》規定了一種「花錢換減排」的獨特的環境貿易模式:如果一國的排放量低於條約規定的標準,則可將剩餘額度賣給完不成規定義務的國家,以沖抵後者的減排義務。加拿大有著廣袤的森林,其二氧化碳吸收量為一般估算數值的兩倍,這就使得加拿大獲得了更大的減排空間和賺錢機會。但是,新上任的加拿大環境部長羅娜-安勃羅斯(Rona Ambrose)於上週表示,加拿大將不會支持這種做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