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失落文明再現 印尼挖掘出遭火山灰覆蓋聚落廢墟

【大紀元3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亞夏編輯報導)科學家們相信,他們在印尼挖掘出的廢墟就是失落的Tambora文明遺跡,該文明在1815年,歷史上記載最大的火山爆發中付之一炬。

1815年4月10日,印尼Tambora火山爆發,松巴哇(Sumbawa)島上的居民被埋在灼熱的灰燼、氣體和岩石中,估計造成八萬八千人死亡。這次火山爆發比1883年印尼Krakatoa火山爆發的威力至少要強上四倍。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和印尼研究人員藉助能穿透地面的雷達設備,在一處發現陶瓷器、骸骨的小峽谷開挖,他們從Tambora火山爆發同一時期的沉積層中,挖出一間茅屋、陶器、青銅和兩個已碳化了的人類骨骸。其中一個焦黑的女人,當時很可能正在廚房,一把金屬大砍刀、一個融化的玻璃瓶就擱在附近;另一人的遺骸是在疑似住屋前門發現的。

美國羅德島大學的火山學家席格森(Haraldur Sigurdsson),也是這支考察隊伍的領隊,他推估Tambora火山爆發當時,位居該峽谷的這一城鎮約有一萬居民。

Tambora火山爆發噴出4億噸的二氧化硫氣體進入大氣的平流層,逐漸轉化成含硫的懸浮微粒,不斷的將太陽輻射散射回太空,造成全球冷卻效應,導致隔年1816年歷史學家稱為「沒有夏天的一年」,當年在美國緬因州的農夫在六、七、八月遭霜害之苦,農作物沒有收成;法國和德國的葡萄、小麥和其他農作物遭殃,延遲收成季節。

荷蘭、英國探險家於西元1800年代初期探訪印尼時就對松巴哇島的文明著迷,並驚訝的聽到一種不同於其他印尼當地的語言,一些學者相信這種語言較近似中南半島的語言。就在西方探險家造訪松巴哇島不久之後,這個社會就被摧毀了。

席格森說,“火山爆發滅絕了這種語言,可以想見當時爆發的威力”,“但我們嘗試藉挖掘廢墟讓該文化再現。”

根據一些研究人員的發現,研判Tambora 的居民是來自中南半島或與中南半島有貿易往來。例如挖掘過程中,一些未被覆蓋的陶器和越南通用的陶器相似。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考古學家米克希克(John Miksic)看過席格森團隊挖掘的錄影帶,他相信席格森找到了遭火山摧毀的住所,但他質疑Tambora 的居民和其語言是來自中南半島的推論,他認為如果越南式的陶器出現在Tambora地區,那很可能是透過貿易的關係。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