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後天性眼瞼下垂

【大紀元3月16日訊】 (資料來源:臺北縣政府)「以前可是電眼美女呢,現在怎麼愈來愈瞇瞇眼,連漂亮的招牌雙眼皮都快看不見了呢?」中老年人常會覺得自己眼睛變小了,嚴重者甚至有瞇瞇眼、眼皮浮腫的現象,看起來整天都沒有精神、好像沒睡飽的樣子。

其實我們眼皮下方有一條緊緊黏附在上眼瞼板的肌肉,稱為「提上眼瞼肌」,眼睛之所以能夠張開,是因為這條提上眼瞼肌收縮、把上眼皮往上拉,眼睛才能夠張開,視線才不會被遮蔽。

若是提上眼瞼肌的神經支配或肌肉構造異常,眼皮張開的程度不夠,眼睛看起來就會變成瞇瞇眼,甚至感覺眼睛好像變小了,這種情況就稱為「眼瞼下垂」。

眼瞼下垂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後天性眼瞼下垂最常見的就是因為年紀增大,提上眼瞼肌漸漸鬆弛,沒有辦法完全將上眼皮往上拉開,造成後天性眼瞼下垂,使眼睛看起來好像變小了,並不是因為年紀增長後眼球或眼睛真的變小,因為是一種老化的現象,在老年人很常見,故稱為「老年性眼瞼下垂」。

如果再加上眼皮下面原本是用來固定脂肪層的薄膜因退化而較為鬆弛、使眼窩內的脂肪組織往前凸出,就會有眼皮浮腫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眼袋;凸出的眼窩脂肪的重量也會惡化眼瞼下垂的狀況。

「老年性眼瞼下垂」的症狀有那些呢?簡單的說,就是眼皮垂下來,大部分是雙側發生,但兩眼眼瞼下垂程度常常是不對稱的,一般眼瞼下垂情況同一眼的耳側較鼻側嚴重,形成俗稱的「三角眼」現象,其發生年齡與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輕微的病人,可能沒什麼症狀,只是眼睛感覺變小了,嚴重者因視線被遮蔽,需改用眉毛及額頭的肌肉力量去拉開上眼皮,長期肌肉用力的結果會有頭痛、眼睛疲勞、眼窩酸痛漲痛、流淚、視野變小、甚至視力模糊的現象。

「老年性眼瞼下垂」需要治療嗎?目前治療「老年性眼瞼下垂」的方法只有手術治療,利用手術的方法,把鬆弛的提上眼瞼肌重新定位到上眼瞼,並加以縫合固定,使下垂的上眼瞼可以重新拉高。手術同時可以移除凸出的多餘眼窩脂肪並重塑雙眼皮。

「老年性眼瞼下垂」需不需要治療是取決於病人的生活型態和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若是輕度的眼瞼下垂,沒什麼症狀,則不需要治療,多休息就好了,但是如果有美觀上的需求或是常常眼睛酸痛流淚影響工作,可以考慮治療。但如果眼瞼下垂嚴重到蓋住眼睛的瞳孔,造成視野變窄、視力受影響,進而影響日常生活舒適性與安全性,那麼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