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南韓自行成功研製多項尖端誘導武器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二十四日專電)南韓國防部今天宣佈,由南韓科技武器專家自力研製並試射成功的最尖端誘導武器-肩射型防空導彈「神弓」、艦對艦巡弋導彈「海星」及反潛輕魚雷「青鯊」,已完成了實戰部署。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國防部防衛事業廳今天在南韓東南部龜尾市一家國防工業工廠舉行「韓國國內開發誘導武器戰力化紀念儀式」。南韓國防部長官尹光雄、國會國防委員長柳在乾、海軍參謀總長(相當於總司令)南海一等十百二十多人觀禮,首度亮相了前述武器系統。

「神弓」肩射型防空導彈於一九九五年開始,投入約七千三百萬美元的經費研發並試射成功,最長射程為七公里、最大高度為三點五公里,最大飛行速度為超音速馬赫二點零。

南韓國防部宣稱,「神弓」接近目標飛機半徑一點五公里內,即自動爆破為數百枚金屬碎片擊向目標,尤其它能識別出飛機為躲避熱追蹤導彈而發射出的「幌子」,正確地擊中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神弓」比起同級武器系統的美國「針刺」、俄羅斯「伊格拉」、法國「西北風」的命中率皆高,「針刺」和「伊格拉」的命中率僅百分之六十,「西北風」和「神弓」則達百分之九十,但「神弓」較輕巧而便於攜帶。

南韓防衛事業廳高層主管強調,就法國「西北風」而言,每枚進口價格約二十四萬美元,南韓國產「神弓」僅約十八萬七千五百美元,。當南韓全面以「神弓」替代時,可輕減約五億兩千萬美元預算。

「海星」艦對艦巡弋導彈於一九九六年至二○○三年,總投資一千億韓元(約一億零五百萬美元)的研發經費成功研製,成功研發出射程達一百五十公里艦對艦誘導武器系統的國家,僅有美、俄、中、德等五、六國而已。

「海星」艦對艦巡弋導彈(Getty Images)

南韓海軍計劃將「海星」配備在四千和七千噸級的韓國型驅逐艦上,被評估為可替代美國製「神斧」導彈。

「青鯊」反潛輕魚雷可利用艦艇和飛機投射展開反潛作戰,使得南韓成為世界上第七個研發出反潛新型輕魚雷的國家。

南韓自一九九五年投入五百億韓元、以十年時間研發成功的「青鯊」,可以利用哨戒艦級以上的艦艇、韓國型驅逐艦、直昇機、反潛機(PC-3)等發射。

「青鯊」直徑三十二公分、長兩點七公尺、重兩百八十公斤,最高速度為四十五節(時速八十三公里),可透過本身發射的音波探測並攻擊目標,具有一點五公尺鋼鐵的穿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