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4月號「人籟」月刊 探討族群仇恨與和解

【大紀元4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10日電)4月號「人籟」月刊以「族群仇恨與和解」為核心,專訪台北市長馬英九從世界衝突到台北市政的協調,透過歷史殷鑑,提出當代和解之道。前勞委會主委陳菊檢視她在野到公職生涯,致力人權正義的折衝,並且直指台灣族群衝突對峙是出自於政客的異化操盤。

馬英九在接受「人籟」副總編王愷寧專訪時指出,228事件、白色恐怖等都是造成過去台灣內部長期分裂的重大悲劇原因;他認為只要有誠信和決心,化解仇恨其實並不困難,而政治人物最重要的就是誠信和操守,其中,誠信是關鍵。

陳菊認為台灣各族群間的衝突,其實並不嚴重,只因某些政客基於利益,刻意操作族群議題。

至於國外的族群仇恨,法國學者德蒙克羅表示,911事件使世人對伊斯蘭教產生了極負面的偏見,並將所有恐怖主義的行為都歸咎於伊斯蘭教。但本質上,伊斯蘭教並不比其他宗教更危險,它潛在的恐怖主義,也不會比今天烏干達天主反抗軍的基督教完整派教徒更加殘忍。

另外,法國社會學家勒余埃魯也剖析了國際漠視的車臣衝突說,車臣的人口在最近10年間減少了十分之一以上,經濟完全被摧毀,人權遭到極大的踐踏。車臣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地區性衝突極度惡化的代表,然而,國際社會對車臣戰爭的反應幾乎是普遍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