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李遠哲退休後盼幫助國家建立健康能源政策

【大紀元4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特稿)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九日在新加坡接受中央社專訪時,首度談到退休後將在中研院培育下一代年輕人,並協助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和基因體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他也希望能幫助國家建立健康能源政策和生技產業,同時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藉交流促進中東和平。

李遠哲在談到卸任中研院院長後的生涯規劃時表示,他將會往幾個方向進行。

首先,李遠哲說,他是個科學家,心裡最想做的還是科學研究,以後退休只要有時間,還是要回到研究室多花心血培養下一代年輕人。

李遠哲指出,他現在中研院的兩個研究所,即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帶研究生,另一個是基因體研究中心,他將會在這兩個單位幫忙研究工作。

李遠哲說,他也希望幫忙與科技政策有關的事,台灣的能源政策很重要,「建立健康的能源政策,建立生技產業,我也想幫忙」。

退休後選擇留在台灣,李遠哲說,過去美國人聽他說未來十年將花在中研院上,兩年前時間到了,開始有人請他去美國當校長、當教授,甚至也有東南亞國家向他招手,但他過去十二年吸收很多人才回台灣,如果他走了,這些人也會說「李遠哲回美國了,那我也回美國」。

所以,李遠表示,他沒有選擇,當初決定回到台灣來,很多人也跟他回來,他就必須繼續在這裡努力。

另外,李遠哲也談到他另一個更大的願景。他說,透過國際學術交流,很多人不曉得,他為世界和平花了不少心血。

李遠哲指出,他讓中東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學生到台灣做研究,希望讓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學生透過科學家的接觸,能互相了解,希望對促進和平有幫助。

此外,李遠哲並準備在今年六月到約旦,參加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推動的和平會議,從亞洲參加這項工作的,只有他一人。

李遠哲說,當一個學者,最喜歡看到世界和平。至少中東、以色列,尤其是阿拉伯人,不會相信歐洲人、美國人,但會相信來自亞洲的他,而歐洲人、美國人,也會相信他,因此他希望利用這個優勢來促進中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