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父親如何影響孩子的工作表現

【大紀元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Erin編譯報導)心理學家波爾特在他的新作《父親因素》(The Father Factor )中主張,個人在職場的成敗與其父親是什麼樣的人有關。

波爾特在下個月即將出版的新書中列舉了父親的五種角色–超級成功型、定時炸彈型、消極型、缺席型、良師益友型–父親的類型對子女的職業前途影響巨大。

舉例來說,「定時炸彈型」的父親容易對家人動怒,所以子女們養成了察言觀色的能力,這使得他們能成為稱職的人事經理及協調者。但這些孩子們卻缺乏安全及信任感。

波爾特表示他曾見過許多人在職場上碰到瓶頸,而這就是他所謂的”父親因素”這個變動因數對曾經是“身為父親小孩”的我們在起著巨大的作用。

父親的類型會影響小孩日後是否能與同事相處、有沒有企業家的精神、會不會對事業過分焦慮、能不能成為老闆。

即使是缺席的父親,因為使小孩心理上感受到被遺棄、被拒絕,也會影響小孩日後的工作態度。這類孩子的成就可能是父親遠遠不能及的,但也可能發展成為對上司或威權者的抗拒,所以基本上他們適合自己當老闆。

哈佛醫學院的心理學教授波拉克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研究顯示,家庭生活和我們與父母親相處的經驗不僅對我們的性格有影響,對我們在公司裏不管是身為領導人或下屬所展現的個人行事風格也一樣影響重大。

(資料來源:路透社)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