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百合蟾蜍與鳥屋 打造生態保育環境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二十二日電)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的水濂洞鯉魚池,經園方打造為復育區,現在小鯉魚在池內悠遊自在,雨後蟾蜍與青蛙紛紛跳上岸,讓校外教學的學童驚奇連連。兒育中心主任梁永斐今天說,兒育中心還復育台灣少見的台灣百合、未來打算建置鳥屋與蝴蝶花園,讓兒育中心成為生態保育環境。

圓山遺址是台北文化發源地,位於遺址區域的兒育中心,最高點約海拔三十六公尺,保有數種台灣原生植物。梁永斐說,近來規劃兒育中心為小型的生態園區,已有初步成果。

他說,兒育中心的山坡上,去年種植近四百朵漸失芳蹤的台灣百合,今年約有八成盛開,顯示兒育中心的土壤適合台灣百合生長。園方今年將台灣百合分株復育,預計明年四、五月,園區將有上萬朵台灣百合盛開,市民除了上陽明山賞花,到竹子湖賞海芋,還可到兒育中心賞台灣百合。

此外,園內的水池現在也看得到小魚孵化、蝌蚪、青蛙與蟾蜍共生的景象。

梁永斐說,過去員工定期清水池,沒有考慮池中生物的生態週期,許多魚卵因魚池清洗不見了,現在改為錦鯉產卵前洗魚池,並為水池注入活水,修剪週邊樹木,提升水中含氧量,水中生物自然容易生長繁殖。現在青蛙與蟾蜍在雨後就跳上岸來,他希望遊客看到這些小生命要禮讓,別踩到牠們。

根據台北野鳥協會的統計,兒育中心出現的野生種鳥約八十至一百種。梁永斐規劃,園區將設置鳥屋,為鳥兒築巢,讓鳥兒來繁殖。此外,還打算廣植蝴蝶喜愛的花草,吸引蝴蝶採蜜,讓兒育中心成為生態園地,有花香、鳥語、蝴蝶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