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茉莉:女外交大臣的滑鐵盧

【大紀元5月9日訊】抗議丹麥報紙刊登穆罕默德漫畫的全球風潮終於平靜下來了。在瑞典,由於一家刊登漫畫的網站被關閉而掀起風波,導致外交大臣萊拉.弗賴瓦爾茲女士黯然下台。

◎國家利益和基本法原則

3月21日,瑞典政府召開了閃電式的新聞發佈會,首相佩爾松簡單地告知公眾,他收到並批准了外交大臣萊拉的辭呈,為此他感到很遺憾,因為萊拉是一個有能力的外交大臣。

導致萊拉丟烏紗帽的原因與漫畫風波有關。今年二月,丹麥《日德蘭郵報》登載了描繪回教先知默罕默德的十二幅漫畫,感到自己受了侮辱的穆斯林,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狂熱的抗議風暴。針對丹麥的憤怒之火殃及池魚,瑞典駐敘利亞大使館也被燒燬。

就在這個異常敏感的危機時刻,瑞典一個極右的小黨——瑞典民主黨,在他們的網站上轉載了這些漫畫。長期以來,這個小黨因為持納粹觀點,排斥移民,在瑞典臭名昭著。

為了避免瑞典被丹麥漫畫事件所連累,身為外交大臣的萊拉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通過外交途徑傳遞信息,說明瑞典要和漫畫事件保持距離,還對一些瑞典人不夠尊重伊斯蘭教表示道歉。由於擔心極右黨的網站禍及瑞典,萊拉手下的工作人員在和國家安全警察商量之後,找到租賃網站空間給瑞典民主黨的網絡公司。隨即,這個叫「“Levonline」」網絡公司關閉了瑞典民主黨的網站。

這之後,穆斯林抗議者沒有再把瑞典列入報復對像之列,但瑞典國內針對萊拉的批評聲浪卻高漲起來。輿論指責外交部干預其他黨派的事務,侵犯新聞和言論自由,違反了瑞典的基本法。

不少瑞典人認為,萊拉對極右派網站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對的,是保護瑞典利益之舉。關閉那個愚蠢的網站,就避免了和穆斯林國家的衝突,使身處外國的瑞典人得以安全,因此這是完全必要的。丹麥工商界因為穆罕默德漫畫事件,損失了330億克朗(約合50億歐元),這樣看來,萊拉的做法甚至挽救了瑞典經濟。即使是批評者也無法否認,萊拉此舉是為瑞典的安全著想,如果當時政府對這一事件無所作為,瑞典會遭受更大的麻煩。

但是,基本法就是基本法,是不可違反的。反對萊拉的人認為,如果把關閉極右派網站之舉看做是「勇敢的」的必要行為,即使踐踏了基本法也在所不惜,那麼下一次,瑞典的政治家還會更勇敢地關閉他們不喜歡的網站,這種目無法制的社會還會是正常的嗎?

人們因此回憶說,當年納粹德國的政治家,就是這樣對待他們不喜歡的媒體的,難道瑞典社會要倒退到那個時代?

◎被「無冕皇帝」揪住不放

儘管萊拉的做法有違基本法,但她畢竟是為國家利益著想,如果她老老實實地就自己的錯誤向公眾道歉,應該也能過關。然而,這個事件卻成了萊拉政治生涯的滑鐵盧,這既與她的公開言論不誠實有關,也因為她與媒體交惡的關係。

事件初發時,面對媒體的追問,萊拉矢口否認她知道關閉網站的事情,她說她為此感到很吃驚。當調查進一步展開後,她只好承認,她是知曉並同意外交部工作人員致電網絡公司的。於是,萊拉被媒體譴責為「說謊」。

但萊拉始終不承認她說了謊。她的理由是,外交部並沒有給網絡公司施加壓力,而僅僅是提供了信息,告訴他們由於穆罕默德漫畫刊登所引起的嚴重後果。她只知道自己的工作人員將要聯繫網絡公司,並沒有要求關閉網站,所以她感到很吃驚。

在我們旁人看來,萊拉在一開始就不應該做出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樣子,她應該誠實說明自己知道工作人員和網絡公司的接觸,否則就有誤導公眾之嫌。一個民主社會可以允許政治家犯錯誤,但不能允許政治家不誠實。如果人民自己選舉出來的政府官員不可信任,人民還能信賴誰呢?於是,萊拉的問題被媒體揪住不放。

接近萊拉的朋友,把她描繪成一個溫暖的、工作努力的官員,其最大的特點是性格耿直,從不曲意逢迎他人,因此也被人視為傲慢自大。正由於她的脾氣不小,所以和新聞記者常有衝突。

在擔任外交大臣之前,萊拉曾經兩度擔任過司法大臣。然而,因為「購房事件」她曾一度退出政壇。當時的情況是,瑞典政府不鼓勵將公寓式住宅的產權售給私人,萊拉作為司法部長也曾制定法律,使私人更難獲得公有住房的產權。但媒體揭露,萊拉一家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公有住房中買下一套公寓房。儘管沒有違法,但這件事被視為醜聞,萊拉在輿論壓力下辭職。

為此,萊拉指責新聞記者,說他們應該感到羞恥,因為他們拿著攝像機闖進她的私人住宅,不尊重她的人格和家庭。

2003年的一天,正在散步的萊拉接到首相佩爾松的電話,請她接任被刺殺的外交大臣安娜林的職務。萊拉再次出山,就在入主外交部的第二年,發生了南亞海嘯,許多瑞典人遭難,而外交部卻反應遲緩,萊拉本人還按照原計劃去劇院看戲。於是,她又成了媒體集中火力譴責的對象,民間要求她下台的呼聲不斷。

從萊拉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新聞媒體舉足輕重的份量。在民主國家,新聞媒體作為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權」,其存在價值和意義在於,監督政府、批評政府,制止政府官員濫權。

◎一個難民小女孩的異國仕途

對今年已經63歲的萊拉來說,這一次辭職意味著她永遠退出了政壇。老和她過不去的媒體,此時給她唱出了一首送別的輓歌。

報紙登出萊拉童年時的照片,照片上是她和家人在德國呂貝克難民營的合影。萊拉於1942年生於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拉脫維亞,在5歲那年輾轉來到瑞典,她還記得,剛到瑞典第一次喝上豌豆湯的鮮美滋味,在此之前,她在德國難民營裡已經好久沒有吃上像樣的食物了,只能偶然從美國大兵那裏獲得一點巧克力充飢。

由於萊拉的父親是拉脫維亞的保守黨人,他們在家裏展開很多政治討論,這給萊拉以政治熏陶。成長後的萊拉贊同瑞典社會民主黨的主張,在1976年成為社民黨黨員。她在大學裡讀法律時,被認為是很聰明的學生。

此後,萊拉的仕途一帆風順,她獲得法學學位後不久成為法官,在消費者保護局工作12年後升任局長。1988年,她被任命為司法大臣。1991至1994年社民黨在野期間,她又重做法官。1994年,社民黨上台,她繼續擔任司法大臣。

不管後來的兩次辭職多麼令人失望,對於一個從斯大林鐵幕下逃出來的小難民,萊拉在給她公平機會的瑞典,獲得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她離開外交部時,同事們買了她最喜歡吃的椰子給她送行。現在,熱愛家庭的她,終於可以和許多普通的瑞典人一樣,和家人一起享受鄉間小木屋的寧靜了。

原載香港《動向》雜誌2006年4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