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六月二日亞洲財經要聞

【大紀元6月2日訊】

**緊縮政策成效? 靜待經濟數據出爐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分析指出,中國人民銀行應該會等待5月和6月的經濟數據出爐之後,才決定是否進一步緊縮貨幣政策。據了解,人民銀行在決定進一步緊縮動作之前,必需觀察上月放款利率調升和其他措施對經濟的影響。如果借貸和投資成長沒有呈現放緩的跡象,人行就可能會考慮進一步調升放款利率,或是提高商業銀行的法定準備率。

**磁浮列車訂單換技術 遭德拒絕

根據報導,德國官員已經拒絕中國所提要求,以敏感技術交換興建上海和杭州之間磁浮列車的協議。根據瞭解,這條鐵路總長170公里,預估將耗資43億美元,不過因為中國正在尋求廠商的技術轉移和融資,因此進展一直很緩慢,而德國政府已經表示,同意中國所提的建造條件,但是磁浮和工程技術必須保留在德國手中,不會釋出。

**商品暴漲 經濟面臨危機

最近兩周,中國大陸及外國期貨市場上有色金屬、能源和貴金屬期貨價格大面積暴跌,再次引起了市場各方的爭議和關注。中國期貨協會副會長表示,商品價格經過持續大幅上漲之後,出現回調整理是很正常,但是副會長認為,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暴漲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因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商品原物料需求大國,因此世界經濟增長的盛宴,最終會變成由中國來埋單。

**日立、東芝與瑞薩合資計劃 可能破局

根據日經英文新聞指出,日立製作所、東芝和瑞薩科技可能取消合資生產芯片的計劃,因為經過評估後,認為芯片工廠可能無法生產足夠的芯片,因此無法實現獲利,而且在技術人員轉移等多項議題上,也無法達成協議,所以合資案可能破局。

**原油日產量繼續維持2800萬桶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石油部長宣布,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原油的官方產量,將繼續維持每天2800萬桶,為油國組織25年來產量最高紀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認為,任何削減產量的行動,將會促使油價上漲,並且危及世界經濟成長,組織的目標就是協助維持市場穩定,絕對不願意做出任何使目前情勢惡化的行為。

**亞洲汽車在美市場佔有率達4成

高油價使得以省油為號召的亞洲汽車在美國受到觀迎。根據調查,五月份亞洲廠牌的汽車,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已經達到40%,而美國廠牌只佔52.9%。自從去年十月份油價再度攀高以來,美國廠牌的汽車銷售一直難有起色,尤其是耗油的旅行車及小型貨車,相反的,日本豐田、本田及韓國的現代汽車銷售情況都不錯。

**微軟找伙伴 開發商品 挑戰IPod

全球最大軟件設計公司美國微軟,正在和日本的NTT DOCOMO、Toshiba以及其他6家日本企業合作,開發附有MediaPlayer的MP3產品,以挑戰蘋果的iPod,預期可能對蘋果在日本經營價值343億日圓的音樂下載市場,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印度通膨率 意外加速上升

印度商業及工業部公布,印度在5月20號為止的一週通貨膨脹率,從前一個星期的4.32%,加速上升到4.74%,超過市場預估的4.58%,顯示印度在原物料上漲及經濟高速成長的作用下,通貨膨脹率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