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點播

《三字經》故事第十七單元(2)

【大紀元7月2日訊】

課文17.2

迨 成 祖, 遷 燕 京。

Dài chéng zǔ qiān yàn jīng

十 七 世, 至 崇 禎。

Shí qī shì zhì chóng zhēn

(譯文)

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傳到崇禎皇帝的時候,已經傳了十七代了。

(註釋)

迨:等到。

成祖: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第四子。

崇禎:明朝末年皇帝的年號為「永樂」

遷:遷移。

(故事) 鄭和七次下西洋

鄭和是中國偉大的航海家。他前後共七次下西洋。歷時三十餘年,經過的國家估計有三十五個國家之多。

鄭和本姓馬,名三保,雲南人。他出生在一個回教家庭(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在十歲時,被派到燕王朱棣那裡服役。在他三十歲時,便跟著燕王出兵南京立了大功。當燕王做了成祖之後,便升他為內官太監,成為皇帝最親信的宦官。並賜他為「鄭」姓,從此,他就改名叫鄭和了。

在成祖攻入南京後,一直不見惠帝的蹤影,他懷疑惠帝已逃亡海外,便叫鄭和率領船隊到南洋去尋訪惠帝下落,另一方面,宣揚國威,讓南洋各國認識中國的富裕和強大。

永樂三年,鄭和率領大船隊出發了。他們每到一個國家,鄭和都不忘向當地人宣揚中國的文明和繁榮,他採用了恩威並用的外交方式,使得南洋各國紛紛派遣使節,跟著鄭和到中國來進貢。使中國的聲威遠播於海外。

不幸的是,在他六十四歲時,也就是最後一次航海回來時,由於長年在海上生活,損毀了他的健康,與世長辭了。但他的精神,至今仍活在南洋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