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香港被評為腐敗最少城市之一

【大紀元7月27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國際商務管理人員把香港列為世界上腐敗最少的城市之一。這個聲譽成為香港經濟成功的一個秘訣。

不過,香港廉政公署於04年7月24日總搜查東方日報、太陽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大公報與英文南華早報與另兩家報社,其中10名廉署人員搜查東方日報法庭記者的辦公桌與電腦,並查扣若干文件,稍後又突襲其姊妹報太陽報,兩場搜索行動合計歷時超過5小時。

事件遭到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張炳玲批評,搜查報社之舉沒有必要而且還有損新聞自由;廉署可以邀請涉案記者協助調查。香港報業評議會主席陳坤耀則認為,從表現跡象研判,遭搜查的報紙不過是報導了一宗內庭聆訊,此舉或許涉及藐視法庭,但絕對沒有到貪污這麼嚴重,廉署可要求報館解釋或提供資料,毋需採取親赴報館搜查的激烈行動。

40年前「黑暗的過去」

據美國之音報導,大約在40年前,香港還是腐敗盛行,黑幫三合會和保護他們的警察以及腐敗的政府官員給香港罩上恐怖的陰影。他們向小販勒索金錢,以此作為交換,小販才能夠繼續擺攤。香港人把那個時期叫做「黑暗的過去」。

那時,公開的賄賂幾乎發生在這個以往的英國殖民地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獲取駕照、孩子上哪個學校、公共住房、醫療保健以及經常騷擾商販。警察局本應該調查腐敗,警察一腐敗,公眾就失去了尋求幫助的機關。1973年一個接受貪污調查的警察總監從香港逃走、隨後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

反腐敗歸功於廉政公署

那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被迫採取激烈的措施-制定了嚴厲的反賄賂法,建立了獨立的反腐敗機構香港廉政公署。今天,香港是個清廉和繁榮的城市。

許多人把這個成功歸功於廉政公署。廉政公署得到前所未有的授權,可以調查、逮捕嫌疑人,沒收資產。這個機構很快打破了警方對嫌疑人的非法保護,追查腐敗的政府官員。到1970年代末,廉政公署報告說,有關腐敗的報導減少了一半多。

最初的時候,人們對向廉署舉報腐敗行為很謹慎。但是現在大約四分之三的舉報都不是匿名的。反腐敗專家,香港中文大學的曹景鈞教授和其他專家都表示,香港的廉政形象是它的經濟成功的一個秘訣。曹教授說,商人投資的時候心裏有底。他們知道他們的資金不會落入政府官員的腰包。而在許多其他亞洲國家投資會被貪污。

配合改善關鍵社會服務

曹教授說,東亞有些國家面臨普遍的腐敗。這些國家可以向香港學習。但是他注意到,光是具有法律手段、政府和公眾的支持,還是不夠的。他說,香港還改善了關鍵的社會服務,比如公共住房,免費教育。在1960年代,這些東西很罕見。那時候人們必須求助於賄賂 才能得到這些東西。

儘管香港取得了成功,香港當局在繼續打擊腐敗。最新的挑戰是,越來越多的人抱怨說,私營部門有腐敗行為,再有就是跨國的犯罪。然而,在香港很多人說,他們對廉署有信心,相信它能夠打擊新形式的腐敗,保障香港來之不易的經濟成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