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輝:不應分省籍 大家一起為台灣打拼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十二日電)前總統李登輝今天到李登輝學校南部分校授課,他批評政府不用心;以自己擔任總統時對自己的要求,供各界參考;強調台灣面對內外問題,不是一、兩人可以解決得了,不應分省籍,大家一起為台灣打拚。

李登輝授課前先放映﹁台灣民主化之路﹂影響,隨後闡述內容。他表示,影片中,他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談及五百年來台灣沒有政府,也沒有政黨,都被人管,這是台灣人的悲哀,要如何改變,這是他一生的目標,他不想求什麼,也不想作大官、賺錢,只想一步步解決台灣的問題。

他表示,過去,台灣民主化之路面對各項問題,有人批評他擔任國民黨主席欺騙國民黨,主要是他要台灣民主化,國民黨卻不想。民主化是以民眾的想法、意見做政府的政策。以前國會、總統不是台灣人選出,現在台灣人選出的總統也不理想,最近五年來台灣民主化停滯,民眾未獲照顧,政府政策目標不清楚。

他表示,政府作事不認真、不負責任,開會文不對題,內容空洞,沒有效果。為何台灣民主化停滯?如何解決?應走什麼方向?他不會管東管西,要求怎麼做。報紙對他的報導都是子虛烏有,只是利用他而已。

他指出,台灣民主化發展一如家庭會吵吵鬧鬧、起起落落,發展過程中產生矛盾,身為國家領導者必須面對、解決,事情發展至此,主要是陳水扁總統做了多項錯誤,在宣誓就職演說時宣佈﹁四不一沒有﹂,如同否認台灣的民主化。台灣民主化一步步發展,早應改為台灣。

他以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廢除、解除戒嚴的進展,未動用武力,完成第二屆國代、立委選舉,說明這是所謂的寧靜革命。

李登輝表示,台灣將來要走什麼路?如何做?國家領導者要有想法。台灣最大的困難在與中國的糾紛,中國大陸強調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美國人也想控制台灣,台灣在如此複雜困難中存在,唯有確定主權,正名、制憲,才能成為正常國家,屆時﹁四不一沒有﹂就沒有了。

他也指出,台灣新政府失去日本、美國的信任,主要是軍事採購遲遲未定案,讓美國誤認台灣不保衛自己。中共在二零零零年以前採取武力對台的策略,二零零一年以後改變策略,改以柔性的統戰手段,政府看不出端倪,還幫助中共。

李登輝研判中共未來的對台政策可能採取三種戲本。一是二零零八年前培育出台灣親共的政黨、政府,加強雙方親密來往,中國儘量對台灣表示好感,在親共政府配合下,中共可在一、兩夜偷襲後佔領台灣,日本、美國想出手協助已來不及;二是中共與美國共同管理台灣,中共儘量討好美國,再經妥協後共同管理台灣,這個可能性很大,主要是中共不願付出中國北京、上海被美國破壞的損失;三是各種方法行不通,維持現狀。

他批評政府沒有想過如何面對中共的三種戲本,甚至在二零零一年起對中國大陸積極開放,一個月內台灣七千多家公司登陸中國大陸。中國政策的失敗,造成台灣物價上揚、國民所得無法與南韓比。最近的經濟永續會議卻要大家背書。

他強調,併吞台灣是中國大陸的最重要政策,台灣卻未當作大問題,對中國可能的三種對台政策戲本也沒有向民眾說明,或透過外交途徑讓美國了解台灣的民主自由價值。

李登輝指出,面對內外部問題,台灣不能有省籍之分,較晚到台灣的人同情台灣人長久以來沒有政府、政黨,台灣人也同情較晚來的人失去故鄉,大家相互同情、了解,並透過教育化解藍綠之分。

他指責,台灣行政效率低,重大工程沒有用心規劃,高雄捷運、高速公路ETC「污了了」,在貪污下,台灣新方向發展困難,經濟方面,行政院要妥善思考,用專才;補助企業,留在台灣。

最後,李登輝提出擔任總統時自己訂定的五個條件,供大家參考。一、不要自認自己最有能力,上面還有上帝,決策時以民眾及公義為重,不要考量自己或家人賺錢;二、隨時放棄權力,權力是民眾給的,處理事情後放棄,不能以權力指示法院如何辦案;三、公私分清楚、四、做大家不願意做或艱苦的事;五、面對民眾,以誠意照顧民眾,不要看報紙或電視處理事情。

李登輝學校南部分校今天在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教室上課,有一百多人參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