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全球暖化 上海面臨淹沒危機

【大紀元8月15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2004年,美國電影《後天》讓觀眾體會到氣候危機對人類的威脅,電影中的畫面可能不再僅是人們的幻想而已。澳大利亞研究機構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逐漸上升的氣溫和海平面直接威脅部分海島型國家的存亡,而且人口多數集中在沿海或河岸下游地區的亞洲國家,例如中國的黃河及長江三角洲,尤其是中國上海等城市,以及地勢低的國家,如孟加拉,都將面臨被淹沒的危機。

據新華網報導,從1995年到2002年,南極半島失去了大約1.25萬平方公里的冰架,相當於盧森堡國土面積的四倍。科學家們在2005年8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指出,冰架的崩裂與全球變暖有密切關係,這種崩裂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加速。

此外,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太空研究中心的學科家近日在學術雜誌《科學》上也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格陵蘭冰層最新估測的融化速度是此前估測數據的3倍。

該報告指出,最新統計的格陵蘭冰層融化速度意味著單此一個因素每年就會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約0.5毫米,而如果格陵蘭冰蓋徹底融化的話,全球海平面將因此而上升6.5米。

隨著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越來越多的氣候難民正面臨著生存的危機,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即因為海平面持續上升,全國1.1萬國民不得不放棄家園,陸續「搬遷」到新西蘭。

報導指,對中國來說,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將有1/3的面積將被海水淹沒,大量沿海低窪地區的民眾必須內撤,這將導致食物和水資源的益發稀少,而且人口大量遷移也將引發政治和社會動亂。

如果全球氣溫持續升高,在中國大陸,不僅東部低窪處的較發達地帶將被淹沒,西部高原的冰川由於融化,也將不能和諧調整江河的水量,大旱和大洪水將會在中華大地上輪次發生。防止全球變暖,中國絕不能置身事外。

全球變暖例證:德北海「暖水季」持續18年

德國聯邦航海水文局專家格爾德.貝克爾表示,在過去18年內,北海水溫比長期平均值高出0.5攝氏度至1攝氏度,也就是說,北海的「暖水季」持續了18年,這是非常不正常的。在有研究記錄的130年內,北海的「暖水季」和「冷水季」大約每過8年就會輪換。

南極珠母雲奇觀 或預示全球變暖

(摄影:Renae Baker/澳大利亞極地觀測(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

澳大利亞駐南極茂森(Mawson)觀測站8月初在南極永夜的尾聲觀察到一道罕見的壯麗雲彩。這些所謂的「珠母雲」(nacreous clouds),又稱極區平流層雲,高掛在距地面約二十公里的平流層中,掩飾了它在稀薄大氣中的極低溫。

澳大利亞的南極氣象專家安德魯.克勒科茨克說,珠母雲雖然罕見,但它可能會造成長遠影響。他說,這些雲團並非只是奇觀而已,它們反映出大氣層中的極端情形,並可能引起導致臭氧層破壞的化學改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