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經部:2008年推出自有品牌自主整車工業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八日電)「行政院2006產業科技策略會議」今天閉幕,在「智慧化車輛」部份,專家們看好各種支援系統和車用電子未來前景。經濟部技術處長黃重球表示,2008年台灣將推出自有品牌的自主整車工業,促使零組件業與資通訊業在此平台發展應用。

「2006年行政院產業科技策略會議」,會議探討四大議題「智慧化車輛」、「智慧居住空間」、「軟性電子產業」、「ICT平台事業」,除檢視重要科技產業政策,更延續去年主軸,提出「便利新科技、智慧好生活」二部曲,作為產業發展藍圖,協助新世代經濟產業躍升。會中熱烈討論,預計未來四年總計投入100億元,期盼為台灣再創一兆元產業。

在智慧化車輛部份,行政院政務委員林逢慶表示,政府預計未來四年投入60億元在智慧型車輛產業的發展,採智慧化車輛與ITS(智慧型運輸系統)資通平台雙軸齊發方式,藉由各項關鍵系統產業聯盟,開創台灣車輛相關業者3000億元商機,協助台灣車輛產業轉型成功。

黃重球表示,2008年台灣將推出自有品牌的自主整車工業,促使零元件業與資通訊業在這個平台發展應用,讓產業模式由台灣製造升級成台灣創造。達成2015年智慧化車輛油耗優於現行耗能法規40%,污染優於現行排污法規50%以上的目標;以及使智慧化車輛事故率降低30%、傷亡率降低50%的目標,創造台灣車輛潔淨省能、安全智慧的優質形象。

黃重球表示,自主整車工業可以決定零件規格,例如台灣所擁有的創意,也許在別的國家汽車工業不見得願意做,例如利用天窗成為太陽能收集板,提供動能,類似這種創新發明必需要在自主整車工業上才能實現,尤其整車工業要帶動的不僅是零組件,台灣強項的資通訊產業能量更能參與其中,台灣目前最能達成這個目標的應該是裕隆中華汽車集團。

而海外專家更建議,依照國家型計畫方式,成立一個大型國家級「車載資通訊及智慧型車輛」整合技術發展及創新服務科專計畫,另一個重點則是成立「智慧型車輛產業發展推動辦公室」。

林逢慶指出,目前行政院國科會已有九個國家型科技計畫,行政院不會再另外增加新的國家型科技計畫,而是利用國家型科技計畫的精神,以目標和產業為導向,用別的計畫名稱代替,整合各研究法人單位的能量,相互支援。這項工作是由經濟部負責,預計兩週內提出初步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