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靜脈曲張不分男女 久坐久站都是高危險群

【大紀元8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三日電)靜脈曲張總被認為是女性的專利疾病,事實上,男性罹患靜脈曲張不在少數。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指出,台灣男女患者比率相當,且因男性較不注重外表,往往「蜘蛛絲」悄悄布滿雙腿,延誤就醫情形較嚴重。

根據門診統計,台灣罹患嚴重靜脈曲張的男女比率約為三比一,但是,就診時有明顯併發症狀的女性僅有一成,男性卻高達五成。台北榮總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曉亭表示,這代表男性對靜脈曲張的認知不足,並缺乏警覺。

事實上,靜脈曲張不分男女,只要是需要久坐或久站的行業都是高危險群。以男性來說,需要搬運重物的勞動人員,如搬家公司、貨運工人等罹患率高於一般男性。

賴曉亭說,靜脈曲張分為「原發性」跟「續發性」兩種類型,前者通常是遺傳或是天生靜脈閉鎖較不完全;後者因為生活習慣、工作、懷孕等後天因素而產生。大部分患者屬於續發性靜脈曲張,一般人對靜脈曲張的認知,可能僅限於美觀問題,卻不知道看似「蜘蛛絲」的網狀血管擴張,可能危害健康。

靜脈曲張可能引發皮膚發炎疼痛、皮膚潰瘍、下肢腫、局部硬塊、色素沈澱等症狀,若未即時治療,嚴重者可能導致深部靜脈血栓、嚴重肺栓塞等併發症。

賴曉亭指出,相較女性,男性往往對靜脈曲張不以為意,直到出現大問題,才急忙求診。他提醒民眾,如果腿部發現細細的紫紅色血管浮現,治療很簡單,可以雷射治療;若出現網狀的血管擴張,或是出現顆粒狀及條狀類似蚯蚓的青筋,就必須靠靜脈剝離術、或二極體靜脈雷射手術治療。

新式的二極體靜脈雷射手術,賴曉亭說,傷口小、不需住院,開刀後十五分鐘就可以下床活動,是適合忙碌民眾的治療方式,但沒有健保給付,民眾須自費新台幣五萬元至六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