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日加速軍事整備 飛彈防禦措施將提早完成

【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特稿)受到北韓試射七枚飛彈的挑釁行為強烈震撼,日本隨即發動經濟制裁,並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制裁案,先進雷達和愛國者三型飛彈的部署計畫也提前實施,反應之激烈,前所未見。

北韓於1993年5月首次向日本海試射蘆洞彈道飛彈,1998年8月更試射大浦洞一號中程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上空,落在太平洋上,震驚日本。日本於是在1999年和美國決定開始共同研發飛彈防禦系統,以因應北韓飛彈攻擊日本。

先制攻擊論復活

2002年9月,日相小泉純一郎訪問平壤,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進行首次的首腦會談後發表「日朝平壤宣言」,北韓表明2003年以後繼續凍結飛彈的發射。2004年5月,日本和北韓召開第二次高峰會談,雙方再度確認北韓凍結飛彈的計畫。

今年5月中旬,北韓準備發射大浦洞二號彈道飛彈的動向日趨鮮明,美日提高警戒,分別派遣最新銳的偵察機和神盾艦前往日本海加強監視行動。果然北韓連射七枚,令八年前的飛彈事件相形之下如小巫見大巫。

日本以北韓發射飛彈的行為嚴重違反平壤宣言而強烈譴責,發動經濟制裁,禁止北韓的船隻在未來半年內進入日本港口,並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制裁案,同時也決定提早部署新型雷達和美製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在軍事和外交方面展開強烈的回應。

日本防衛廳長官額賀福志郎在北韓大規模試射飛彈後表示,日本為因應類似危機,在一定條件下應有權採取軍事行動,主動攻擊敵方飛彈基地,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表示支持這個問題的討論。這項數十年前的「先制攻擊論」復活,造成亞洲鄰國警戒,引起日本內外的爭議。

1998年北韓發射飛彈後,聯合國反應軟弱,只對媒體發表聲明了事。日本這次態度強硬,聯合美國向安理會提出要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制裁案,中俄表示反對,經過一番周旋,在相互讓步後,安理會一致通過對北韓強烈譴責案,有關法律約束力則留下各自表述的空間。

提早部署愛國者飛彈

1999年日本和美國達成協議開始共同技術研發海基型飛彈防禦系統,日本政府在去年12月經由內閣會議決定,將新一代海基型飛彈由技術研究移至開發階段。

其中,日本負責四項技術的研發:一﹑彈頭尖端「NOSE CONE」的保護技術;二﹑以紅外線追蹤來襲彈道飛彈的技術;三﹑威力足以嚴重破壞目標的動能彈頭;四﹑第二段的火箭引擎。日本一方面和美國共同研發新一代防空飛彈,一方面並已決定從2007年度底開始部署美製SM3型防空飛彈,開始初步建構飛彈防禦系統。

北韓發射七枚飛彈後,日本決定提早部署美國製造的愛國者三型飛彈,原定2008年3月之前在東京首都圈部署的四座發射架將提前在2007年之內完成。接著,2008、2009、2010年度分別在靜岡縣、中部近畿地區、九州各部署四座發射架,完成全國16座發射架的飛彈防禦體制。

日本的飛彈防禦系統將由兩道防禦網組成,先由神盾艦發射的新一代海基型SM3防空飛彈,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的敵方彈道飛彈,加以擊落;若未能成功,再由陸基型的愛國者三型飛彈在20公里高空截擊。

日本並將從2007年起,在目前擁有的四艘神盾艦中,以每年度一艘的速度裝備SM3防空飛彈,於2010年度將全數裝備完備。日本原定2008年度以後開始經由美國技術授權在國內生產愛國者三型飛彈,今後也將檢討提早這項生產的可行性。

北韓月前顯現發射大浦洞二號飛彈的動向後,日本自衛隊六月已開始使用新型地面雷達「FPS-XX」展開監視。日本於2003年度在千葉縣設立一座FPS-XX雷達進行試驗,原定試驗完畢後在今年度拆除,從2008年起以每年一座的速度在全國部署四座,但如今由於北韓發射飛彈改變方針,決定實戰部署。

飛彈事件對日有正面效應

針對北韓發射長程彈道飛彈的動向,駐日美軍提前於七月在琉球部署愛國者三型飛彈,這是駐日美軍首次部署這種陸基型防空飛彈。此外,美軍並已提前開始試用部署在日本青森縣航空自衛隊車力分屯基地的移動式警戒雷達「X BAND RADAR」,將於年內正式啟用。

美日兩國預定在2014年度以前完成海基型新型SM3防空飛彈的開發,大幅提高反飛彈能力。在此之前,為填補反飛彈威脅的空缺,日本一方面先行部署美國製造的愛國者三型陸基型及SM3海基型防空飛彈,同時繼續和美國進行研發,以雙軌方式來建構反飛彈防衛。

建構飛彈防禦系統是駐日美軍重編計畫中的美日兩國重要合作項目,北韓飛彈威脅提供日本加速部署的良機。反飛彈系統是全方位的防衛,並非只能對付北韓,也可因應來自中國等鄰國的飛彈威脅。

日本一方面以強硬外交聯合國際社會對北韓施壓,迫其中止飛彈計畫;另一方面則乘機加速反飛彈防衛,北韓飛彈風波並非只是負面影響,也帶給日本正面的效應,有利早日建構對付來自鄰國最大軍事威脅的防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