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夫子仲介愛心 善果結實纍纍

【大紀元8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花蓮10餘位國中、小學老師,在偶然的機緣下,協助國內的愛心基金會發掘需要幫助的弱勢學生,目前已接受10幾個基金會和團體委託,成了義務的「愛心仲介」角色,從協助發放貧困學童的白米、獎助學金到愛心早餐,忙得不亦樂乎。

平和國中老師張任初4年前擔任總務主任時,學校接受台北市生光公益文教基金會委託,協助發放貧困學生家庭白米,後來觀察後發現,這些學生早上仍然沒有早餐可吃,依然餓著肚子到學校,他向基金會反映,將發放白米改為提供愛心早餐,這項愛心措施也讓平和國中成為全國率先提供愛心早餐的學校。

後來在其他學校老師的協助下,陸續協助這些學生參與包括英文、電腦等學習課程,甚至協助秀林國中的太魯閣族學生,學習具有原住民風味的皮雕課程,讓一些對升學沒興趣的學生能夠學到一技之長。

這項愛心工作已逐漸推動至花蓮地區近20所學校,愈來愈多的愛心團體及基金會獲悉後,近2年來主動和他們連絡,希望在他們的協助下,讓有限的經費和愛心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在盛情難卻下,找尋需要協助學生的範圍愈來愈廣。

由於協助各基金會和愛心團體的件數愈來愈多,每學期光是發放獎助學金的金額就已超過400萬元,曾有參與的老師擔心被外界誤會或「污名化」,張任初則認為,他們是在做功德,單純只想為偏遠地區下一代的教育和未來盡一份心力,心安理得就好。

推動愛心的手 愈忙愈開心

記者游太郎/專訪

軍人退伍後轉任教師的張任初,「仲介愛心」讓他整個暑假一刻不得閒,但他強調,「這是件有意義的事,不但不會累,還樂在其中!」

張任初是政戰學校音樂系的高材生,他的同學包括有演活包公角色的金超群、陸軍司令部政戰主任周彥中中將等,82年間他以少校官階退伍後,在擔任小學教師的妻子的鼓勵下,以音樂專長到偏遠學校代課,後來考取教育學分班並取得教師資格,從軍人到擔任教職,人生的變化讓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在偶然的機緣下協助愛心基金會,以實際行動關懷弱勢學生,4年下來獲得許多老師的響應和支持,他說:「這項工作讓他們夫妻連寒暑假都沒了,還把許多老師都拖下水!」但他們忙得很高興,看到偏遠地區的弱勢學生得到寶貴的奧援,彷彿看到未來的希望。

這個暑假,他發現許多偏遠地區的學童缺乏課外讀物,主動向有意的基金會反映,現正著手規劃送圖書到花蓮中南區的學校,讓孩子培養閱讀的興趣,也希望讓他們在書中找到成長的動力。

張任初還要再推動愛心便當盒,因為一些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童在學校享用了營養午餐後,晚上回家因隔代教養、或父母親出外工作等因素,常常沒有晚飯可吃,他正透過愛心老師們的協助,調查全縣各學校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人數,準備發給一人一個保溫便當盒,再與學校協調,讓這些學生一併裝上飯菜,攜回家當做晚餐。

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想都沒想過的事,但對窮得有一頓沒一頓的貧困學生而言,卻協助他們解決了大難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