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稻殼高溫炭化處理 育苗理想材料

【大紀元9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七日電)屬於農作廢棄物的稻殼,以往除做為養雞墊料和製作堆肥原料外,幾乎沒有其他利用價值,花蓮農改場在研究後發現,稻殼如以高溫炭化方式處理,將具有優良保水力和通氣性,可做為育苗或栽培介質的理想材料,且炭化過程會產生醋液,也有助於提高稻米的結實率和食味值。

向來被視為農作廢棄物的稻殼,經花蓮農改場研究後,已發現極佳的附加價值,農改場表示,稻殼高溫炭化後成為純黑色的碳,比重、孔隙度、表面特性和粒徑均符合理想介質所需,但因製作不易,且市價一公升約二十元,所以被稱為是黑金。

而在炭化過程中所產生的乾餾液(俗稱醋液),經試驗顯示,在稻米種植過程中施用醋液,可明顯提高稻米的結實率和食味值,對於產量和品質的提升都有正面的效果。

花蓮農改場表示,稻殼醋液是金黃色的透明液體,與「竹醋液」成分相似,皆為以乙酸(即醋酸)為主的小分子有機酸所組成,可抑制多種病源菌,對害蟲也有驅避的效果。

花蓮農改場已研發出這套高溫脫水炭化技術,不僅能處理稻殼,任何有機體廢棄物也都可炭化,農改場表示,未來將針對不同的農產廢棄物進行試驗,所生產的產品將是有機農業重要的資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