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中年失業 醫師:挫敗.罪惡感大 要懂心境轉換

【大紀元1月10日訊】(據中廣新聞徐韻翔報導)年關將屆,有民眾領高額年終獎金歡喜過年,卻也有人面臨失業的處境。醫師表示,中壯年在人生任務階段,正值高峰,有肩負家庭、經濟等責任的壓力,中年失業容易造成很大的挫敗感,對於家人則會產生強烈罪惡感,心理若無法適度調適,身心健康與社會問題將油然而生,因此,呼籲民眾,面對問題與困境時,要適時抒壓、轉換心境,尋求人生新出口。

經濟不景氣,過去中年失業人口不在少數,因為舉債累累,難關過不了而自殺、罹患憂鬱症的社會問題,更是時有耳聞,尤其年關將近,沒錢好過年又面臨中年失業問題的民眾,難免憂慮。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以生命週期來說,中壯年在人生的任務階段,應該是處於最高峰,必須擔負起家庭以及經濟等責任,以心理學角度來看,應該有最大的能力照顧自己與家人,當失業時,生活上缺乏了經濟來源,會造成很大的挫折感,擔心社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此外,對於家人會產生強烈的罪惡感,由於大部分中年失業的民眾都有妻小,也必須奉養長輩,失去工作沒有收入,挫折感和罪惡感都會因此加深,臨床也因此會看見造成憂鬱症,或是自殺悲劇等問題。

楊聰財指出,中年失業者,在人生高低起伏的順逆境中,困境只是一時,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失業時,不要因為心情影響了正常生活作息,以平常心面對困頓與不順意的處境,慢慢度過,同時,也要適度尋求心理支持系統抒發,例如與親友家人傾吐心事,不要過度壓抑,否則持續累積過多負面情緒到緊繃,最後可能稍有不如意的小事,都可能是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的危機(t)。

醫師表示,能夠讓心境轉換的只有自己,從失業到重新規劃人生的過度期,民眾也可以多參加志工或義工性質活動,從中得到安慰,肯定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