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獨具的小提琴家—–洪韻堯

【大紀元1月17日訊】音樂這條路對洪韻堯而言是很辛苦、很漫長的。洪韻堯表示,6歲開始在父母的期望下學習小提琴,啟蒙老師吳連敬先生教導非常嚴格,小學6年裡絲毫沒有感受到學音樂的快樂,只有辛苦,甚至想放棄。直至國中時,一方面對樂器的控制能力比較好,另方面音樂變成課業壓力的紓解管道,他發現,原來他可以透過樂器作出各種表達,因而漸漸改變對音樂的看法。

15歲起洪韻堯師事孫巧玲教授及方永信教授,於1987年榮獲臺灣省音樂比賽小提琴第2名,及獅子會全省音樂比賽小提琴組第1名。

1990年赴美,進入愛荷華大學深造,主修小提琴及土木工程,師事Professor Leopold Lafosse,才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在校期間洪韻堯取得全額獎學金並多次在愛荷華州及伊利諾州與大學交響樂團協奏演出,深獲好評。1995年獲取研究所獎學金,進入美國著名音樂學府Eastman School of Music,並先後從該校取得小提琴演奏碩士及博士學位。

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的卡內基音樂廳與與小提琴大師 Oleh Krysa 同台演出室內樂是洪韻堯最難忘的榮幸。洪韻堯表示,紐約聚集各國菁英,每個人對自己的期許都非常高,面對很多挑戰時,心裡是很苦的,必須要能夠調整自己的心情。在美國競爭激烈,成名的人屈指可數,當音樂家不只是技巧要超人一等,還要上相、能言善道,因此造就他具備多元化的條件。

有鑒於音樂發展走向多元化,洪韻堯回國後,在高雄組織四重奏室內樂團,嘗試結合音樂和視覺藝術,委託作曲家以四重奏為主加入傳統戲曲,企圖打開另一個音樂領域。他表示,音樂不只是要聽得到,還要看得到。他希望,人們不再覺得古典音樂難以接近,幫助人們更了解音樂,進而喜歡音樂。

小提琴家洪韻堯近影

洪韻堯表示,為了特別有意義的「2007年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他精心挑選2首奧地利作曲家克萊斯勒所寫的小提琴名曲「中國花鼓」和「愛之喜」。他說,過黃曆年是全球的華人最歡樂的節日,「中國花鼓」正是在傳達節慶的歡樂;他也希望用維也納溫暖豐富的「愛之喜」讓大家感受到愛傳出去的喜悅。

洪韻堯不但琴技非凡,對於音樂的詮釋更深具個人風格。他認為,小提琴演奏者不只是在表現作曲家的精髓,還要進一步將自己的感受、經驗家融入其中,引起聽眾的共鳴,並用適度的肢體語言傳達音樂性和方向感。他希望,晚會的觀眾能從他的演奏中領略到音樂之美。◇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