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不顧民眾與國會反對 白宮堅持增兵伊拉克政策

【大紀元1月29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二十九日法新電)無視於美國國會的反對與國會山莊前規模龐大的反戰遊行,白宮二十八日堅持繼續執行布什總統增兵伊拉克的計畫。

副總統錢尼堅決表示,在面臨伊拉克派系暴力衝突有增無減的情形下,美軍官兵必須留在伊拉克繼續戰鬥。數萬名反戰民眾二十七日在華府遊行示威,要求布什政府撤回在伊拉克作戰的美軍官兵。

錢尼接受新聞週刊訪問時說:「人們正在評斷增兵伊拉克計畫能否生效,我認為這樣做是言之過早。而且我也認為,伊拉克人也需要有機會完成他們對自己的承諾。」

錢尼在反對民主黨提出撤軍建議時警告說,美國撤軍將會使伊拉克局勢土崩瓦解陷入全盤混亂,而且美國也會因此而喪失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錢尼說:「假如美國從伊拉克撤軍的話,頃刻之間,美國作為世界安全中流砥柱的作用就此不復存在,而且從這場戰鬥撤退後,美國的友人與盟邦從此也不再信任我們。」

美國國會將於二月初舉行投票,決定是否通過譴責伊拉克戰爭的決議案。正當伊拉克境內的派系流血衝突,二十八日至少又造成六十一人死於非命之際,美國國會的民主黨與共和黨議員,也忙著準備草擬譴責伊拉克戰爭的決議案。

布什總統敦促滿腹狐疑的社會大眾,給他的伊拉克新政策一個發揮功效的機會。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共和黨參議員麥康奈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訪問時強調:「如今不應討論任何在伊拉克失敗的政策。」

麥康奈說:「我們理應討論成功致勝之道。我們絕對不允許蓋達恐怖組織及其他恐怖份子胡作非為而不接受任何懲罰,而且他們正準備對我們發動新的恐怖攻擊行動。」

可是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有意參加二○○八年總統選舉的拜登參議員,卻對布什政府有關撤軍結果的悲觀預言發出挑戰。

拜登接受福斯新聞網訪問時說:「使得敵人如此膽大妄為的既不是美國人民,也不是美國國會,而是這個總統失敗的政策。他在毫無策略、兵源不足、裝備欠缺的情形下倉卒發動戰爭。到了最後,他又增派一萬七千五百名美軍官兵到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在這個擁有六百五十萬居民的城市中,每一名美軍官兵都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拜登誓言,儘管布什政府不顧國會反對執意執行增兵伊拉克計畫,他準備「大聲疾呼的發動全面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