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重慶大石壩恐龍疑為全球首現新種類

【大紀元1月3日訊】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日前披露,江北嘉陵江邊發掘出的大石壩恐龍,由於其四肢骨骼,比目前已發掘和修復的同類大許多,初步判斷為是全球首現的一個新種類。

據《重慶晚報》報導,大石壩恐龍是2004年3月在江北大石壩嘉陵江邊發現的,它長約18米,背高約3.5米,屬蜥腳類馬門溪龍科,經專家的鑒定,該恐龍化石距今約1億5,000萬年。

專家指出,這具化石的完整度約為70%,它的12節背椎、4節薦椎、近40節尾椎都很完整,後肢骨也幾乎完好無損,專家們在附近的河灘上還發現了可能是恐龍牙齒的化石。

這具化石不僅是重慶市主城發掘的最完整、最大的恐龍,而且還可能拿個全球第一。專家表示,它雖屬蜥腳類,但發掘出來的四肢骨骼,比目前已發掘和修復的同類蜥腳龍要大許多,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因此專家初步判斷這條恐龍是全球首現的一個種類。

不過專家也表示,要想最終確定這一結論,還需要更多的研究結果加以佐證。

大石壩恐龍被發現後,總共出300餘塊恐龍骨化石,經過專家2年的修復,終於完成了表面泥土、灰塵等雜質清除,重現化石紋理;專家用石膏等材料對殘缺部分和局部損壞進行補全後,恐龍形體已基本復原。如果找到合適的展覽場地,這具大石壩恐龍可望在農曆過時期間與市民們見面。

此外,專家們也在大石壩恐龍身上發現了三大懸疑,一是,在大石壩恐龍發掘現場還發現一顆甘氏四川龍的牙齒,這種以群獵為主的兇猛肉食恐龍的牙齒為何會出現在這裡?是與大石壩恐龍搏鬥中被打掉嗎?

二是,專家一直沒有找到大石壩恐龍的頭部化石,是甘氏四川龍將其吃掉?還是在滄桑歲月中,被嘉陵江水沖走?

三是,大石壩恐龍雌雄難辨。原因是,其軟組織的生殖器在億萬年的巨變中,早已湮滅。而想從骨骼化石中尋找答案,至今還沒有足夠的參照標準。@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