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香港觀察:香港新年好戒煙

【大紀元1月6日訊】(BBC特约撰稿人曹景行)剛剛過去的2006年,可能是香港近十年來最平穩的日子,政情無大的起伏,經濟狀況比年初的預料還要好。民調中對這一年感到不滿意的民眾已降到12%,與前幾年的怨氣沖天已大不一樣。

談起新的一年,居然一半以上受訪者把「改善工作與個人生活」、「多做運動」和「多與家人共聚天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莫非香港人已不再是工作狂或者已經賺夠了?

尤其是恆生指數破了兩萬大關(1993年首次「上萬」),香港沒有幾個人不炒股,於是到年底的時候人人都覺得荷包發脹,也就敢於大把大把地花錢。

電視新聞中有一位股民笑口大開:「今年不管買什麼(股票)都賺!」賺了錢後他就同家人去日本北海道過聖誕節,每人萬把港元,當然旅行社也趁機大幅加價。

不過,新年到來之時也有人愁眉苦臉,筆者的鳳凰衛視同事梁文道就是其一,因為有二十多年抽煙歷史的梁兄,新的一年就要面臨更加嚴酷的香港禁煙環境。

但他不僅誓言寧可多回大陸工作也不會戒煙,而且還在自己的報刊專欄中一再強調”人也有抽煙的自由”,更反控香港社會沒有理性討論禁煙政策,而是把吸煙者單純地「妖魔化」。

他的文章又引來一批讀者的反彈,指斥他「教壞人」,真是好不熱鬧。

全面禁煙



根據香港最新的禁煙律,自元旦日開始,全港一千二百多個公眾娛樂場所、包括茶餐廳在內的所有飲食場所等,全都禁止吸煙。甚至連大一點的公園裡都要劃出一小塊地方,作為特定的吸煙區。

按照文道兄的說法,今後他除了在家裡面,外出要吸煙只有站在街頭了。(嚴格來說,街頭也只有有標示的特定地點才可以吸煙。)

實際上,本人十多年前就因《亞洲週刊》所在的辦公樓裡不准再吸煙,經常到樓下銅鑼灣海邊「企街」。後來因為每天要編寫的稿件實在太多,沒有時間下去三十多層過煙癮,居然只一個月就結束了逾二十年的「抽煙史」,從此不沾。

所以,如果有誰真的想要戒煙,香港也許是華人世界當中最理想的地方。

首先是政府對香煙抽重稅,弄得煙價特別貴,一般要30多元港幣一包,等於大陸的兩三倍。

早先不少人利用去深圳等地帶回免稅煙,後來當局把數量由原先的一條減少到三五包,而且還規定當天來回的不許帶。這也造成走私香煙的生意,但抓到查出畢竟要吃官司的。

守規矩的香港人



相比之下,香港人還是比較守規矩,像大樓的電梯裡面不准吸煙,”罰款五千”的警告就貼在你面前,就看不到有誰敢於違反,不像大陸許多人(特別是地方上的官員和暴發戶)進了電梯照抽不誤。

新的法律生效之後,難說處處都能嚴格實行,例如電影院的午夜場,只是知法犯法者隨時有可能被當局檢控,一般民眾都知道會付出怎樣的沉重代價。

但在我看來,對吸煙者的最大壓力還是來自社會,而這種壓力正是大陸所缺乏的。

所謂社會壓力,就是吸煙者被多數人(包括自己最密切的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公司同事等)視為異類。

梁文道兄一定深有其感,才會如此抱怨:「一月一日開始,茶餐廳不准吸煙,那些人便要走到街外吸煙,路人自然對這些煙民投以一個好鄙視的眼神。煙民不准留在餐廳,公園不准吸煙,在街道抽煙則被人白眼,最後被迫去街角抽煙,如像道友吸毒。」

新法施行,香港政府最擔心的是來自大陸的遊客違章。

目前的措施是通過中國國家旅遊局的官方網站發佈「提示」,介紹香港的新規定。但我保證不會有多少人注意。旅行社的導遊應該會特別提醒大陸遊客,如果犯法出事大家都麻煩,問題在於越來越多的「自由行」散客。

也許用不了多少天,有幾個來自大陸的”老煙槍”真的被抓、被罰錢,必會引起大陸媒體的一陣「惡炒」,才有可能得到大陸來客足夠的重視。(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