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組圖:浙江龍泉當局派千警搗田毀房

【大紀元10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採訪報導)9月25日中秋節,浙江省龍泉市政府當局派出千人隊伍強行搗毀了龍淵一村成熟的稻田及蔬菜基地,面對全副武裝的公安特警,手無寸鐵的村民沒有抗爭,含淚看著這一切。

村民們表示,突然襲擊,沒有任何告示和通知,沒有通過法院來執行,而是政府出動人馬來執行。這次沒發生大衝突,村民非常理性,它來這麼多人,農民沒辦法和他們對抗。農民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去解決,而不是通過暴力。

目前,村民向省政府再次申請了行政覆議,上面已經接到申請書,受理不受理,他們還不知道。村民說:「如果可以,就請政府解決,不行的話,再向法院和國務院求助,以前的路再走一次。」

北京京鼎律師事務所著名律師張星水代理了龍淵村土地案,他表示,這個案件到了國務院,並做了行政裁決,還組織了調查組兩次去龍泉調查,強調要保護農民耕地。他不認同當地政府通過暴力手段把農民的土地夷為平地,來進行市政建設或商業開發,這種處理方法,值得商榷和考慮。

張星水認為,問題主要出在很多地方官員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貫徹上級精神,徵收土地沒有考慮農民的實際利益,而對自己的開發項目和財政收入考慮較多,讓全國各地失地農民成了弱勢群體,農民獲得的補償很少。這反映出許多地方政府和官員,對於如何安置失地農民和合理的補償考慮不周,損失最大的是農民。

中秋夜 村民哭聲此起彼伏

據當地李姓村民表示,當局出動防暴警察、民兵、民工及政府部門的幹部共千人,開來近100輛泥車,一台大型收割機,把農田全部摧毀,強行填土。原定徵用面積寬度40米,現填土已超出預徵面積。

還使用十幾輛推土機,將一個個價值近萬的大棚蔬菜用推土機強行摧毀,這裡原是龍泉市唯一剩下的蔬菜基地(原有三個全被徵地了),龍泉居民消費的蔬菜,大部分來自一村,拆毀後第二天,龍泉市蔬菜價格漲了一倍。

鄺姓村民表示,稻田還有十天、半個月就成熟了,現被毀壞 200多畝了,他們裡拿著盾牌和穿著防彈衣,老百姓只能選擇退讓。這幾天村民都邊說邊哭,傷痛欲絕,想不到地方政府會這麼幹。此次,農民的經濟損失在200-400萬元人民幣之間。

村民們為了搶奪最後的莊稼和蔬菜,有些婦女跪在那裡求政府不要毀滅良田,但他們還在繼續著。

村民說:「有四個婦女被抓進去,還被打了耳光,現在他們還再施工。現村民沒有生存條件了,這幾天婦女都在哭,這塊地是龍泉市最好的一塊地,已經種了幾千年了。」



徵地前的莊稼,千年良田,還差十天就要收割了,一年的豐收在望。



出動一千人組成的隊伍,有防暴警察、民兵、民工及各路幹部。


沒有對手的戰爭

當天貼告示 當天拆民房

當地政府以擴建公路為由,26日拆了30多間民房。按規定貼出拆遷告示後十五天后才能拆房,但他們當天就強拆了。

李姓村民表示,政府說要建公路,就順手牽羊拆了30間,有些村民財物還沒有搬走,家電全部被毀,有些村民電視機被扔在路上。



拆毀民房,按規定貼出拆遷告示後十五天后才能拆房,這支政府軍三點鐘貼告示,三點半拆房,農民完全沒有來得及搬走財產,結果彩電冰箱全部毀在屋裏,有的人家電視機被扔在路上

良田謊報荒地 農民告贏省政府

龍淵一村有1300名居民,村民靠著這片肥沃的土地,種植稻穀和蔬菜為生,種蔬菜一畝地年收入就有一萬元左右人民幣。

03年龍泉市政府以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為由,擬徵收該村集體所有土地15公頃。當地政府徵地時,是以荒地上報省政府。

因徵地補償款太低和安置不合理,村民經過長達四年多的護地維權。05年3月,當地政府派出數百個公安和工作人員用推土機強行推平菜地,為了保護土地,很多村民躺在推土機輪前,最後當地政府不得不撤退。

李姓村民表示,因被定義為「未利用地」(荒地),徵收價格是 一平方米65元人民幣,政府和開發商蓋起商品房,賣出價格是一平方米3000元人民幣。一畝地只給4 萬元人民幣;搬回來蓋房子還要交宅基地審批費8萬元,土地沒了,還要再交4萬元買房。

由於張星水律師團隊和志願者的介入,他們多次到龍泉實地調查,證實龍泉政府徵地基本上與公共利益無關,幾項列出的公共工程,距離徵地田地很遠。

在律師團隊幫助下,05年11月,村民向國務院提交了申請行政復議,並已受理。07年2月,當局做出最終裁決:認定浙江省人民政府土地徵收程序有瑕疵,應將土地性質由未利用地變更為耕地,並責令當地政府完善批准徵收耕地的相關手續。

村民雖打贏了這場土地官司,龍泉政府還是違抗最終裁決,把農民逼向痛苦邊緣。

村民們表示,農民已沒有出路,沒有生活來源,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 現在心灰意冷,甚麼都不想幹了。

有一位村民說:「就像美國總結朝鮮戰爭那句話,在錯誤的時間、在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官司,現在一切要重新來。」

張星水談到,農民獲得補償款不多,個別地方政府為了自己的利益,還降低了補償標準。農民的錢幾年就用完了,生活就沒有保障了,農民沒有受過專業的教育和培訓,很難找到好工作。只要有土地在,靠種植經濟作物過活,他們就可一生無憂,他們害怕的是未來怎麼生活?

土地紛爭越演越烈 如何避免流血衝突

近幾年,失地農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各地不斷爆發了群體性抗爭事件及流血衝突。這種矛盾的源頭,責任究竟來自哪方呢?

張星水認為,個別地方政府打著發展經濟的幌子,在經濟發展就是硬指標和增長GDP的盲目規劃和片面指導下,這樣就涉及到農民土地被徵用,從農民手中大肆掠奪土地資源,從中牟取巨額利益,導致農民跟地方政府或開發商發生衝突、和矛盾,甚至發生流血衝突。

那如何避免發生流血衝突,又能保護農民權益?張星水表示,他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如果只是農民依法維權,而地方政府不依法行政,這個問題很難避免。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依法行政,同時農民依法維權,在這前提下,才可能形成一種比較和諧的對話談判機制,才能避免發生流血事件和衝突。

「如果不通過談判,農民認為這種行為是違法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是不合理,農民可以依法提起訴訟和行政覆議。地方政府也應該尊守法律和依法行政,農民才能依法維權,如果政府不按法律走,農民就是依法維權,最後也不能很好的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張星水談到,現在當地農民也在學習法律,他們指導農民依法維權,不搞暴力的方式。他主張溫和理性法治的維權,反對地方政府和官員不顧農民的利益,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和財政收入,忽視失地農民的利益。



現在這些國家基本良田卻在完全沒有辦手續的情況下將被沙土掩埋,農民欲哭無淚。



政府豪華辦公室


沒有對手的戰爭


先進的瞭望塔,指揮官們高空指揮,新設備。


迅速封鎖,如同戰場佈局,真可謂訓練有素


防暴警察警惕地守衛大鏟車。


防暴警察待命


如臨大敵


新一代的野戰軍


如臨大敵


開始毀滅農田,藉口建設三十米寬的公路卻一口氣填了6百米寬,二百三十畝良田,凡是綠的填掉。


開始毀滅農田,藉口建設三十米寬的公路卻一口氣填了6百米寬,二百三十畝良田,凡是綠的填掉。


沙土掩埋農田


農民的乞盼


被催毀的大棚,原來這兒是龍泉市唯一剩下的蔬菜基地(原有三個全被徵地了)


村民們在搶奪最後的莊稼,曾有四名婦女下跪懇求政府軍不要毀滅良田。


村民們在搶奪最後的莊稼,曾有四名婦女下跪懇求政府軍不要毀滅良田。


村民罵:這些王八蛋。


滿目瘡荑。


滿目瘡荑。


村民欲哭無淚。

(以上圖片來源於《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