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童文薰:台灣如何永絕後患

【大紀元10月26日訊】中共是台灣的大患

台灣是世界上的異數,一個島嶼融合著2300萬人,不同的族群南腔北調美食共享,整個台北市的街道名就是一張中國地圖的縮影,中華文化也被完整的保存在台灣。表面上台灣人享有經濟與政治的自由,但近一甲子以來卻一直活在中共武力犯台的威脅下。台灣何患?患在中共。過去一甲子如此、現在如此,只要中共繼續存在一日,在可見的將來也會繼續如此。

中共宣稱「台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部份」,卻以千枚飛彈對準「台灣同胞」,不僅威脅著台海的安全,同時也威脅著區域的安全與全世界的安全。面對中共的武力威脅,台灣人無法自由支配歲收。為了免除被極權統治的命運,台灣必須忍痛犧牲種種民生預算,揹負龐大的軍火歲支壓力,同時還要努力維繫碩果僅存的外交關係,尤其是台美之間的關係。有條件的台灣人往歐美國家移民,承受離鄉背景之苦為的只是想活在台海戰爭風險之外。近10年來台灣有關民生、教育、醫療、經濟、清廉、改革等民眾關切的問題,總是被藍綠與統獨的意識型態之爭淹沒。藍綠的問題近年來撕裂著台灣社會,統獨之爭使得意見不同的親朋好友甚至是父子兄弟夫妻之間都為之反目。台灣內部當然有自己的問題,但如果沒有中共的存在,台灣還會有藍綠問題或統獨之爭的空間嗎?

揚湯止沸,釜底抽薪

台灣人對於中共的存在與威脅已經習以為常,以至於不再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解體中國共產黨。有些人甚至懷疑這個緊緊控制著中國的政權,是堅不可滅的。但不管對「解體中國共產黨」抱持樂觀或悲觀的心態,眾人都不否認如果中共解體對台灣將是個大解脫。

台灣永絕後患、揚湯止沸、釜底抽薪之道,正是解體中共。但是,可能嗎?解體中共?「Too good to be true!」台灣自從放棄「反攻大陸」的口號之後,只想避免戰爭努力活自己。

打破成規,重新思考

數十年來台灣一直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孤島,自立自強慣了,即使龐大的軍購預算日益成為台灣社會的沈重負擔,甚至財政預算已經負擔不了,還是打算舉債軍購。可是購得的防禦性武器卻無可靠的防護效益!於是關於軍購的論戰,先在台灣內部打了起來,民眾甚至為此走上街頭。

反對與贊成軍購者各自言之成理,但不論是反對者還是贊成者,都明白再多的軍購也不會使台海戰爭危機消失,目前仍被擱置高達6000多億台幣的軍購案也無法保障台灣安全。許多人期盼著美國的力量,希望在關鍵時刻美國會介入阻止中共武力犯台。可是美國究竟會不會協防台灣?遠水救不救得了近火?誰也無法拍著胸脯保證。畢竟美國的行動不是操之在台灣,美國的考慮也會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何況即使美國介入台海戰爭並且打敗了中共,但「勝人者有力」,「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還是保不了多久的和平。一味的寄望更強大的武力,凶險難免。

另外一派主張,力主台灣加入(或返回)聯合國。但即使台灣進入聯合國,中共武力犯台的脅迫不會解除,台海戰爭危機也不會消失。台灣人自己很清楚,對美國的倚賴、軍備競賽、金錢外交、加入聯合國等等,都是授人以柄、操之在人。但除了這些方法,台灣朝野兩黨好像再變不出其他的招式。在「不惜一戰」或者與中共「和解共生」的兩個極端的選擇之外,台灣難道沒有一個操之在己,能夠終極脫離中共武力威脅的方法?一條光明的坦途可走?當然有。但要找著這條路,先得打破成規重新思考,同時得直接從問題的製造者──中共身上去找。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老子認為能夠瞭解別人,是具有智識的人,能夠瞭解自己,是具足明慧的人;能夠戰勝別人,只能算得上是有力;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欲,才是真正的強者。

在找答案之前,首先必須區別「中共」與「中國」,以及「中共」與「中國人」,否則思考與判斷都會錯亂。中共不等於中國,中共也不能代表中國人。中共是一小撮綁架了中國這個文明古國,靠著槍桿子和筆桿子以暴力與謊言在中國人頭上作威作福的人。武力威脅台灣的是中共,不是被中共高壓統治的中國老百姓;厭惡中共暴政不應該把中國人一起當成敵人。

面對近千顆飛彈威脅以及在國際舞台上處處受中共打壓,加上總數超過萬件的台商被迫害案件,台灣人儼然是中共的頭號被害人。當然西藏的人民可能會認為自己才是被中共迫害最烈的對象。但其實被中共迫害最慘烈的對象既不是台灣人也不是西藏人,而是中國人。從1949年中共盤踞於中國之後,中國人非正常死亡的人數超過8000萬人,這是台灣2300總人口的3.48倍,西藏270總人口的29.6倍。站在同一條急欲奔離中國共產黨的跑道前,台灣人與西藏人難道不該先讓出跑道,禮讓中國人先行?中國人比台灣人與西藏人更需早日脫離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更應該向中共喊獨立──獨立於中共的殘暴統治之外,享有民主自由與人權!

老子說「知人者智」。要瞭解中共不難,靠的是智識,也就是充足的知識與辨別真相的能力。老子說「自勝者強」。要戰勝中共,台灣人首先要戰勝自己只想自保的私欲。只有戰勝自己的私欲,改變思惟並採取正確的行動,台灣人才能遠離戰禍永絕後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