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預言

《推背圖》歸序全解 (第41象)

推背圖下部(第34~60象)

第41象(原三八象 震下離上 噬嗑)第一次世界大戰

讖曰

門外一鹿

群雄爭逐

劫及鳶魚

水深火熱

頌曰

火運開時禍蔓延

萬人後死萬人先

海波能使江河濁

境外何殊在目前

金聖歎:「此象兵禍起於門外有延及門內之兆。」

導讀

※ 眾解精華

※ 史實精要:一戰中的中國

一、眾解精華

1. 解讖

【門外一鹿 群雄爭逐】:意指一戰發生在境外。

「門外」:國門之外。群雄逐鹿:戰爭。

【劫及鳶魚 水深火熱】

借成語「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意指一戰殃及中國,人民「水深火熱」。當時日本趁機侵佔山東,燒殺姦淫,占地殖民。

2. 解頌

【火運開時禍蔓延】: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

【萬人後死萬人先】:似指一戰死人很多。

有的版本作「萬人生」,似訛誤。

【海波能使江河濁】

「江河」:喻中國;「海」,喻世界。

一戰也把中國攪入了。同時喻指中國這條河必然彙入世界的海洋,閉關鎖國已經不可能了。

【境外何殊在目前】

境外一戰的慘烈,對中國也不太陌生,因為境內的山東,日本和英國已經跟德國打起來了。

3. 解圖

有人將讖中的「鳶魚」解為飛機艦艇,將「水深」解為潛艇,將「火熱」解為炮火,似牽強。因為《推背圖》中圖、解文是喻指一樁相關的歷史事件的,上述武器在圖、頌中沒有提及。

圖中可見門外死人,喻指一戰在國門以外,死人多。

4. 文征解卦

「噬嗑」,音:是客,下為震,指雷,上為離,指火。

其象為「口中插物之象,必須咬斷,方能合攏,乃諸事被阻,務必去除,方可成功」。

正合一戰中日本趁機侵佔膠東半島,如插入中華口中之物。「噬嗑」為周易第21卦,隱喻日本提出的欲亡我中華的「二十一條」。

二、史實精要:一戰的中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主要發生在歐洲,是同盟國對協約國的戰爭。後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卷了進來,約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

同盟國是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保加利亞、土耳其等,協約國初期是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後來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連義大利也倒戈對抗同盟國。

日本為了擺脫國內危機,趁機提出要消滅山東的德國勢力。袁世凱政府外交上節節抵抗、節節失敗。1914年8 月23日,日軍開始行動,9 月2 日背棄承諾在中立區龍口登陸,10月6 日進駐濟南,控制了德國修建的膠濟鐵路的西段,然後才進攻德軍佔領的青島。11月7 日,在英軍1500人的配合下攻陷青島,10日德軍正式投降。

日軍佔領青島後,即開始大量移民接管青島。日軍到處燒殺姦淫,還定出針對華人的21款死罪。10月14日,又在平度縣貼出斬律5條,規定:「一人違禁,全村處斬」!不少村民被集體屠殺。

1917年初,英法開始在中國為一戰前線招募勞工,先後有14萬華人奔赴一戰西線,沙俄政府招募9萬勞工開赴一戰東線。段祺瑞趕走復辟的張勳後,1917年8月宣佈加入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此後部分華工開始直接參戰。

一戰中,西線華工犧牲近萬人,不知是否有頌中「萬人後死萬人先」之意?合同期滿後,大部分華工回國,餘下3000人定居法國,在巴黎形成第一個華人社團。東線華工則鮮為人知,據蘇聯政府統計,一戰後有4~5萬華工編入了蘇聯紅軍。

20多萬華工在一戰中為中國爭得了戰勝國地位,但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不但沒有得益,在日本的強烈要求下,列強卻要把德國在中國的利益轉給日本,中國政府拒絕簽字,國內引發了「五四運動」。

1988年11月,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時,法國向當時僅存的兩位老華工呂虎臣、曾廣培頒發了榮譽軍團騎士勳章,並在巴黎市里昂火車站街頭,隆重掛嵌一面銅質牌匾,用中法文銘刻著:「1916至1918年間曾有14萬名華工參加盟軍的抗戰工作,有數千人獻出了生命」。

1998年11月,紀念一戰結束80周年時,1.8米的華工紀念碑在巴黎十三區的布迪古(BAUDRICOURT)公園揭幕,碑上有中法文鏤刻的金字:「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法國捐軀的中國勞工和戰士」。@(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