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龍延:中國經濟的二元性

【大紀元10月9日訊】《天龍八部》中講大理國的天龍寺裡面有個枯榮大師,他的臉非常奇特:「左邊的一半臉色紅潤,皮光肉滑,有如嬰兒,右邊的一半卻如枯骨,除了一張焦黃的面皮之外全無肌肉,骨頭凸了出來,宛然便是半個骷髏骨頭。」(《天龍八部》)

中國目前的社會經濟情況,也很像枯榮大師的臉,存在著非常大的反差。首先是貧富懸殊,兩極嚴重分化,這是世界公認的。不久前有統計表明,從中國的改革中得到好處的主要是中共官員和家屬及相關的人,他們成為暴發戶。例如,二零零六年由國務院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部門做出的一份關於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出,在金融、外貿、國土開發、大型工程、證券五大領域中,擔任主要職務的基本上都是高幹子弟。中國的億萬富豪,九成以上是高幹子女,其中有二千九百多名高幹子女,共擁有資產二萬億。而形式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至少有十億老百姓沒有在改革中得到多大的益處,個人收入增加緩慢,甚至很多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在中國,人們看到一方面是經濟櫥窗或發達城市,而更廣大的地區(像廣大農村地區、城市平民和西部地區等等)則是落後與貧窮,中國社會中的「枯榮」分明。

中國的經濟狀況到底如何引起了各界非常不同的解讀,有人說是高速發展,甚至出現過熱,也有人說可能面臨崩潰。仔細看一看現實,就可發現中國經濟存在著二元性:由政府主導的權貴經濟過熱,而民營經濟過冷。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的郎鹹平教授由於直言指出中國改革中的一些弊端,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爭論。他分析說中國存在非常特殊的「二元經濟體系」。中共「以錢(GDP)為綱」的結果是,地方政府官員為了創造政績而陞官,就熱衷於圈地賣地,顯然賣地的價格越高,GDP則上升得越快,領導個人的政績也就越好,所以地方政府需要炒熱房地產,這樣帶動了房地產及有關的行業和形象工程,出現過熱現象(這裡面地方政府為了賣地而圈地、強行拆遷出現的失地農民、拆遷戶等等,中共就強行打壓,這是人為造成的社會問題)。而民營經濟在銀行貸款方面永遠處於劣勢,只得在地下錢莊尋求高利貸,從而抑制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國際化」的衝擊使得民營企業雪上加霜。

權貴經濟是權錢結合的「權貴資本主義」,是腐敗的溫床。這是從一個側面看出中國的腐敗是制度性腐敗,共產黨是腐敗的根源,中共是沒有辦法解決自身的腐敗問題的。西方的資本主義是由民營企業為主導的自由資本主義,而中國現在是以權力為主導的權貴資本主義,前者體現的是現代企業精神,後者代表的是特權與壟斷,二者之間是有本質差別的。

中共一直炫耀的經濟發展其實是其「權貴資本主義」,體現的是特權和腐敗,是畸形的經濟發展,不僅受益的永遠不是廣大的人民群眾,而且是以犧牲環境、犧牲人民群眾及其後代的切身利益為代價的。在中共人為製造的二元經濟體制中,中共官員和家屬等少數人始終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廣大人民群眾始終受到不公的待遇,永遠是「枯」的一面,永遠是經濟上貧窮的弱勢群體。@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