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EMU500電聯車「幾乎每組都有馬達故障」

【大紀元11月1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鴻儒/台北報導〕台鐵電聯車主力EMU500型因動力系統故障率高,導致台鐵現有電聯車有八成是「負傷上陣」,基層維修人員抱怨頻頻;台鐵除了考慮變更動力系統供電模式,也加速引進新列車維持營運穩定,強化競爭實力。

因應高鐵、雪山隧道通車的雙重衝擊,台鐵近年積極轉型推動「捷運化」,才正要起步,卻傳出目前區間電聯車主力車種EMU500列車故障頻頻。

上月底,台鐵為一百八十組動力系統「閘極單元(Gete Unit )」的維修公告招標,負責車輛維修的基層官員不耐地說,EMU500列車造成的麻煩簡直就像無底洞,「到底要搞到什麼時候?!」

EMU500是台鐵第二代區間電聯車,由南韓大宇重工承造,於一九九五至九七年間交車,共有三百四十四輛,占現有電聯車總數近八成。但交車不久,就陸續傳出動力系統故障。台鐵則在營運壓力下,讓列車繼續上路。

鐵道專家鄭羽哲指出,EMU500編組為四輛一組,每組列車有四組、八顆馬達,只要沒有全數故障,仍能維持運轉,不會「卡在路上」,但讓故障車上路,絕非正常現象。

故障到底多嚴重?維修人員透露,有問題的馬達「沒有一半,也有三分之一」。機務處長魏炎明則坦言,線上列車「幾乎每組都有馬達故障」。換句話說,台鐵最龐大的電聯車車隊其實都該進入「傷兵名單」,但台鐵若不讓列車「帶傷上陣」,營運就會開天窗。

維修人員指出,此款列車每輛有三組「閘極單元」,從2002年開始,曾招標維修的超過六百組,採購新品約二百組,GTO閘流體元件則更換了九百多組,每年故障率都在二十%以上,「哪有才十年車齡的車會爛成這樣的?」

事實上,台鐵此次招標維修動力系統,已是過去五年來第七次,不含此次標案,已花了二億五千餘萬元處理此一燙手山芋,儼然是推拉式自強號翻版。

魏炎明說,關鍵在於EMU500型動力系統供電模式為傳統方式,為徹底解決此一問題,台鐵曾委託本土業者設計新的供電模組,測試兩年多並未曾傳出故障情況,未來可能全面改裝。

全數換裝需近廿億元

台鐵副局長張應輝則指出,EMU500型列車是台鐵主力車種,有故障一定要趕快維修,至於是否全數換裝,由於需要將近廿億元經費,還待評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