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資棄養 金融股仍具潛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台北報導〕根據證交所的統計,11月以來,外資對金融類股持股比重下跌了近1%,累計賣超張數超過117萬張;不過,外資大舉追殺後,分析師反而認為,部分獲利表現佳、淨利差回升的金融股已呈現超跌,在下一波台股反彈前,反倒是可以注意佈局之標的。

全球股市紛紛下挫,因應共同基金贖回壓力,加上次貸風暴疑慮仍未盡除,金融類股最近成了外資法人的提款機。在三大法人不斷倒貨下,金融類股指數從11月1日的1,072.42點一路下探至上週五的940.37點,跌幅超過12%,其中外資法人大舉賣超,是造成近期金融族群總是扮演領跌角色的主因之一。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外資法人在11月1日對金融類股的持股總張數,還維持在3,023.71萬張以上,持股比率為20.2%;到了上週五,其持股張數僅剩2,906.02萬張,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流失117.69萬張,持股比率衰退達8%。

法人指出,此波外資大砍金融族群,主要以金控股為主,包括國泰金、新光金、台新金、永豐金、中信金等。由於外資法人對這些金控類股持股比重較高,部分持股甚至在兩成以上,面對全球基金贖回壓力下,這些高持股的大型金融股,自然成為倒出換取現金的主要目標。

不過,法人也指出,在外資一陣砍殺下,部分營運表現較佳個股,已經出現「超賣」現象,其中台新金因為既未受次貸風暴衝擊,加上又有與彰銀合併的利多,儘管合併時程仍未確定,但摩根大通仍認為,台新金未來仍將會回到合理股價。因此,在最近發表的投資報告中,將台新金的投資評等調高至「加碼」,並將其目標價格定為18元,較目前的價格約高出兩成,明顯看好台新金長線走勢。

分析師說明,事實上,不少金控股今年獲利表現都相當不錯,預估明年營運可望擺脫因雙卡風暴所產生的提存呆帳壓力。故在金融股目前呈現超跌下,投資人可擇優分批逢低承接,搶進未來大盤反彈時,金融股優先表態的獲利契機;但是,現階段仍然不宜追高搶進。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