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陳添枝:人均所得3萬美元 須重整台灣經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三十日電)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在美國商會特刊指出,要在2015年達成經建會設定的人均國民生產毛額(GNP)3萬美元目標,關鍵在能否有效重整台灣經濟,應大幅改革教育體系、增加對研發的投資、獎助需要長時間發展的產業,而不同領域橫向整合也很關鍵。

陳添枝在美國商會今天出版的「TOPICS 」雜誌 「2020願景」特刊,發表「迎向全球價值鏈」專文 。

他指出,要在2015年達成人均國民生產毛額(GNP)3萬美元的目標難度不低,在2020年一定可以達成,但關鍵在能否有效重整台灣經濟,不能只要求大家再努力一點,因為大家已經夠努力了,該做的是讓整個社會更有生產力。

陳添枝指出,台灣過去主要為國際大廠代工,包括原廠委託加工製造(OEM)或原廠委託設計製造(ODM),在全球價值鏈中,台灣有效選擇非知識密集的生產角色,這種情況必須改變,台灣必須能生產其他國家不能或沒有生產的產品,這些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他說,亞洲每個國家都想做到,包括中國與印度,但台灣必須找到自己的利基。

陳添枝表示,台灣太過偏重那些能在三、五年內快速獲利的產業,這些產業特性是發展週期短、投資報酬高,這種心態也需要改變,台灣必須發展能帶給台灣長期優勢的產業,因此大幅改革教育體系、增加對研發的投資及獎助需要長時間發展的產業。

他指出,不同領域間的橫向整合也很關鍵。台灣科學家工作範圍侷限在大學或實驗室,未來勢必得在產業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台灣具有足夠的研發能量,問題在沒有充分利用。製造業以外的行業,也需要培養一種全新的心態,不要再太偏重應用,太忽略創造力。

陳添枝認為,台灣服務業現在占GDP約73%,但已跟不上時代、過於侷限、欠缺國際競爭力,也欠缺知識基礎。服務業面臨主要問題包括政府發展策略欠缺連貫性、國內發展出的服務難以外銷。讓台灣服務業成為可輸出產品,對於達成個人所得3萬美元的目標非常重要。

另外,陳添枝表示,稅收占GDP的比率一直在下降,現在僅為GDP的15%,已不足以維持政府正常運作,因為政府開支一般都在GDP的20%左右。這個問題相當嚴重,必須靠稅制改革才能增加政府稅收。

他指出,台灣在2020年之前必須進行大規模稅改,唯有政府財政健全,才有餘力進行公共建設投資;擴大公共建設投資可以為服務業發展打好基礎,也能刺激更多民間企業投入服務業,唯有如此目標才能達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