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

阿扁指北京劃防空識別區威脅台海

【大紀元12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王怡茹2007年12月12日台北報導)台灣總統陳水扁對美國國會議員表示,北京政府計劃在兩岸之間劃定防空識別區,可能威脅台海安全。分析人士認為兩岸關於台灣海峽中線作為分界線的默契不會改變,中國防空識別區的更動可能影響到中國和日本在東海的爭奪戰。

陳水扁12月6號會見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及全球環境小組主席法利歐馬維加時呼籲美國關注中國大陸研議在台灣海峽劃定防空識別區的工作。陳水扁說,北京的做法除了避免美日刺探中國軍情之外,也破壞了台海現狀,北京企圖在台灣海峽中線西側劃定新航線的做法更對台灣造成威脅。

海峽中線

台灣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雷倩12月12號在國防委員會中要求軍方對此提出說明。空軍參謀長劉震武表示台海雙方仍然謹守海峽中線的默契。他說:「我們現在謹守分際在海峽中線。」

雷倩擔心北京劃定防空識別區將影響台灣安全:「如果今天中共北京真的修改他的防空識別區,在台灣海峽這裡做一個修改的話,就會授予他們的軍機行動的權利。」

中國環球時報的報導稱陳水扁的說法是在妖魔化中國大陸。報導說,在關於台海防空識別區的討論中,台灣所謂海峽中線的分界是台灣單方面的假想界限,原本來自美軍的劃定,但是中國政府認為台灣海峽屬於內水,因此不存在劃界問題。

施孝瑋:不具法律地位

台灣全球防衛雜誌總編輯施孝瑋說,關於空域的區分一般有防空識別區、飛航情報區以及領空3個概念。飛航情報區是由國際民航組織劃定,適用於民航航線,具有法律地位。防空識別區是各國基於空防而劃定的空域,範圍比民航情報區小,並不具有國際法地位。外國飛機如果進入該區,本國可以提出警告,但是如果要進行攻擊行動,必須要侵入領空後才能發生。他說,如果中國更改其防空識別區,只要不超出飛航情報區,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施孝瑋說,中國大陸政府曾經將台灣海峽劃為其內海,但是隨即受到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抗議,因此片面的改變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接受。

台灣軍事連線雜誌主編鄭繼文說,所謂的防空識別區其實是以美國為首的國家自行劃定的,俄羅斯和中國大陸向來不予承認,如今北京要劃定自己的防空識別區不一定能獲得美日等國的肯定。如果堅持而行,未來美日要如何回應,需要觀察。他認為國際對於防空識別區各執一詞的情形類似與中日對釣魚島主權僵持不下的情況。

鄭繼文:應不是針對台灣

鄭繼文認為,中國大陸劃定防空識別區的目的應該不是針對台灣,而是與日本的東海之爭。他說:「我想在台海部份應該是按照現狀來作處理。比較有爭議的是他和日本和韓國的防空識別區要怎麼區分。尤其是日本,在東海更敏感,因為牽涉到東海油氣田和東海主權的問題。這個東西如果提出來的話,可能會增加他們解決東海問題的複雜度。東海問題的解決,可能他認為透過這種宣示會對他自己有很大的加分效果。」

台灣軍事連線雜誌主編鄭繼文認為中國目前全力發展經濟,並不希望在台灣問題上引發事端,因此未來兩岸應該會維持海峽中線的默契。

至於陳水扁總統對大陸在海峽中線的西側劃定新航線感到憂慮,台灣全球防衛雜誌總編輯施孝瑋認為,北京是為了2008年奧運可能增加的民航班次預作部署,而且需要向國際民航組織通報,因此並非針對台灣。

除此之外,12月12號的國防委員會還討論了國防部一份最新民調的結果。針對3000多名官兵的調查顯示,在實施專案教育之前,17.9%的受訪者認為台海可能爆發戰爭。在實施專案教育之後,比例升高到50.3%。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