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梁家傑獲132選委提名 特首選舉候選人

【大紀元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潘在殊、吳俊婷在香港報導)2007年香港特首選舉2月14日開始提名,參選人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昨日提交選委提名表格,他宣佈一共獲得132名選委的支持,並表示這將加速香港民主普選的早日到來,以及對中國大陸實現民主有正面作用。

梁家傑先其競爭對手曾蔭權提交提名表格,他表示,今天是香港民主的1個里程碑,而他在過去3個月出席各種論壇,發表了7份政綱,走訪不少團體組織,唯一的目的是為香港「無權、無票及無錢」的普羅大眾發聲,加速民主普選的早日到來。

梁家傑表示,2月14日是1個很特別的日子,除了是情人節之外,也是香港民主的1個里程碑。他向選舉委員會提交132個提名,正式成為第3屆行政長官正式的候選人。在過去3個月裏面,出席過大小的論壇,發表過7份政綱,走訪過不少的組織,和不少的團體交流過。目的只有1個,是希望可以為香港無票、無權、無錢的普羅大眾發聲,希望這個選舉可以幫市民建設1個願景之中的香港。

梁家傑又表示,在爭取提名的過程中,得到多位選委的支持,他們明知自己不會當選的,知道機會是很渺茫的,但他們仍然義無反顧,為的是甚麼?他們就是很希望,創造1個有競爭的特首選舉。今天梁家傑走出這一步,可能在整個民主運動的路途之上是一小步,但他相信,得到各位市民的支持,好快會到達普選這個終點。

提名梁家傑的132個選委來自12個界別。大部分提名來自泛民主派協調的選委,但亦有非泛民選委提名梁家傑,包括宗教界的屠凌珠,以及高等教育界的張楚勇。 相比梁家傑兩周前宣佈取得的提名多了21個,新增的提名主要是來自社會福利界,由早前的19個增至31個;教育界由12個增至15個;法律界由16個增至19個; 高等教育界由15增至16個;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中則有18人。

對於得不到任何商界選委提名,梁家傑說並不感到意外,他體現了在中共操縱下小圈子選舉提名必須記名的荒謬。他說:「這個是小圈子的選舉,現在的提名是要記名的,所以大家應該不會感到意外,有一些人士雖然心裏支持我,但不可能提那個名出來,這個就是突顯這個小圈子是如此的荒謬和不公平。」

梁家傑指出,許多提名給曾蔭權的人仍未決定是否在3月25日投票給曾蔭權,他會在選舉投票前繼續深化選舉工程,突顯他與受到中共當局支持的行政長官曾蔭權不同的地方,令市民有真正的選擇 。他又指兩個都符合特首候選人資格,大家都可以進場,大家進場成為候選人之後,與曾蔭權是沒有分別的,和他是平起平坐的,都是代表一些無權、無票、無勢、無錢的市民去參選,他是代表一些既得利益者去參選,他參選是希望找份工,我參選是希望為香港建構1個將來,香港的願景。

梁家傑相信,泛民主派今次的參選,對中國大陸實現民主有正面作用,香港作為中國內地在經濟方面的催化濟以及經驗的提供者的角色已經很清楚,他相信在民主選舉這方面,可以扮演同樣的角色。

梁家傑強調今次參選,不是為勝出,而是提醒市民,關注特首選舉制度的荒謬, 爭取盡快落實普選。他又強調,今次參選特首選舉的得與失,完全不在於會不會入主禮賓府,今次如果可以做到再次提起香港市民參與本地政治的興趣,能夠令到市民再去刻骨銘身的感受一下這個小圈子選舉是如何的荒謬和不公平。他們手上本應有1票,為甚麼沒有呢﹖如果他們是經過這樣的思考,也都明白我們提出的所有民生的議題,無論是教育、環保、城市計劃、扶貧、經濟,只有制度理順了,才可以出現政通人和的情況,覺得這個反醒、這個體會,將會是這次參選的最大的成功的地方。

對於曾蔭權競選辦涉嫌從中作梗,致使選舉論壇拒絕公眾參與從而可能拉倒,梁家傑再次呼籲曾蔭權面對市民。

梁家傑表示,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講的很清楚,希望候選人可以有1個公開的辯論,公開的意思是想參與的市民可以到場參加,電子傳媒現場直播,這是希望爭取的,但現在不需要太過悲觀,現在兩方面的競選辦都在討論辯論的安排,相信曾蔭權如果真是有心面對香港市民,不是只靠把口講,他最終都會同意的。

早前,中共在港喉舌《大公報》與親共人士猛烈批評梁家傑的政制政綱涉及修改《基本法》。梁家傑表示,修改《基本法》只是長遠願景,不存在挑戰中央,落實 2012年雙普選是不必改《基本法》,他一直都把政綱知會中共有關當局,但至今未得任何答覆。7份政綱每1份都給了廖暉主任和高祀仁主任,到目前為止還未有收到兩位的回應,希望他們有機會看過政綱之後,如果他們有興趣想多做解釋,他一定會樂意隨時這樣做的。

梁家傑還表示,今日是情人節,世界上最大的力量不是錢或權力,而是愛,只有愛才可令世界有希望前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