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大葉大學微型機器人大修構造 國際賽奪冠

【大紀元3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七日電)彰化大葉大學電機系團隊在日本第一屆國際微機構比賽囊括六項冠軍大滿貫,到底什麼地方勝出?大葉電機系指導教授潘天賜今天表示,今年比賽對微型機器人尺寸要求更小也更難,大葉大學為適應不同項目,大幅修正每台機器人構造,團隊合作使團員的聰明發揮到極致,終能過關斬將。

大葉大學電機系團隊六名學生一共設計三十六台微型機器人帶到日本參賽,潘天賜說,因應比賽對微型機器人尺寸要求愈來愈小的規定,大葉學生設計時需兼顧機器人結構、動力、靈敏度、操控性等,並大幅修正每台機器人構造。

例如,迷宮機器人以圓輪子狀速度取勝,相撲鬥蟋蟀機器人結構札實,附加變形功能及長鏟來擊潰對手,搬骰子機器人附設靈活機體勾杓強化搬運機能等。

參賽學生之一的邱坤麒說,這次大葉電機團隊準備三十六台微型機器人參加國際賽,他看到日本設計比台灣好,但忽略比賽要快要贏,就是要求時間少、速度快、又能輕易突破完成比賽,因此拿的獎沒有台灣多。

以搬骰子為例,大葉設計以小小體積可延伸長鏟,直接不斷鏟、翻,因此能快速把十一個骰子從十一點翻成一點並都歸位,還越過楚河漢界,把PK賽對手的骰子搶過來一個而獲勝;日本小機器人仍然慢慢的降下來、對準、夾住、夾起翻過來、放下,難怪要輸!



大葉大學二十二日前往日本參加第一屆國際微機構競賽,二十七日舉行微型機器人奪冠記者會,有線過迷宮組包辦前三名。//中央社

再如「有線迷宮」,邱坤麒說,去年用兩個兩公分小的馬達傳動,今年規定縮小為一點五公分馬達,不僅原來元件無法使用,扭力更小,因此設計以五個小齒輪減速加大扭力,更以較寬達零點九公分寬的履帶傳動,越過沙灘時,是所有比賽隊伍唯一不被沙子侵入而卡在細沙坑沈下空轉的隊伍,順利到達終點而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