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考量通膨風險 台央行六月可望再升息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二十九日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去年中已停止升息,維持利率在5.25%水準,但台灣中央銀行還是維持緩步升息的步調,金融界從央行總裁彭淮南的語氣推估,因通膨潛在風險仍在,六月不排除還有升息的機會。

央行今天再宣布調升利率半碼(0.12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明天起分別調高為2.875%、3.25%和5.125%,這已是央行自2004年10月以來第11次升息。

央行採取緩步升息,讓貨幣政策達中性利率水準,彭淮南在會後記者會強調,每次升息就更接近中性利率水準,但他強調,「我不能說這是個peak」、「我沒有說是peak」,讓外界解讀央行六月還可能再升息,幅度預料仍維持半碼。

聯準會去年中停止升息,各界就在觀察央行何時也會停下升息腳步,雖然物價溫和,不過,利率仍偏低,由於去年基期低,物價還是有潛在上揚的壓力,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認為,實質利率偏低,加上房價持續上漲,央行希望透過緊縮的貨幣政策,也許可以降低房價上揚的預期心理。

朱浩民指出,這次央行升息在各界預料中,雖然美國已經停止升息,但並未降低對通貨膨脹的警戒,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奇昨天在國會談話時仍透露擔心通膨,美國會不會提早降息還待觀察,加上歐洲央行還未停止升息、日本也可望再升息,台灣因實質利率偏低,所以央行仍決定升息半碼。    朱浩民表示,央行絕口不說利率到頂,因為還要再觀察金融情勢變化、其他國家利率走勢等,這次央行特別提到房價,多少也是擔心房市過熱,透過微幅調升的緊縮政策,也許多少可以抑制房價上漲。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研究員陳淼認為,台灣和美國利差仍大,加上進口物價上揚帶動通膨壓力,是央行考量升息的重要因素。

陳淼表示,央行長期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無法有效刺激景氣,同時也打壓利率影響靠利息過生活的民眾,因此央行還是維持微幅升息的貨幣政策,六月份仍有升息的條件,但仍應參酌更多數據。

朱浩民認為,央行擔心房價過熱,通膨仍有隱憂,六月不排除還有升息的可能。